引言

我们由这里起步
引言
The Hong Kong & Far East Builder, 1962

引言 2

星岛日报,1962

香港大会堂于一九六二年落成启用,是香港首个为市民而建的多用途文娱中心。大会堂坐落于中环爱丁堡广场的临海填海区,占地11 000平方米,于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日列为法定古迹,受《古物及古迹条例》保护。大会堂的主要设施位于低座,包括以拥有出色音响效果而闻名的音乐厅、深受专业剧团喜爱的剧院,以及可以远眺维多利亚港景色的展览厅;高座则设有演奏厅、展览馆和会议室等小型设施,适合举办各类小规模活动。
旧大会堂由巿民集资兴建,一八六九年落成启用,是一座楼高两层的欧洲传统柱廊及拱门式建筑物,一直运作至一九四七年全面拆卸。战后重建期间,很多人深感复兴文化的需要,重建大会堂的意念遂应运而生。位于现址的香港大会堂由首任香港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哥顿布朗及其团队(成员包括奥莱莉‧美恩)设计,英国建筑师罗纳德‧菲利普和艾伦‧菲奇完成兴建,整个工程耗资二千万港元,于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由时任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揭幕典礼。大会堂建筑羣由两幢建筑物(高座和低座)和一个纪念花园组成,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取代旧大会堂的华丽文艺复兴建筑,线条简洁,大大提高了建筑专业在香港社会的地位,亦肩负起普及香港艺术活动、弘扬东西文化和拓展社区活动空间的重任。 建于1869年的旧大会堂
亚洲艺术节开幕仪式 香港大会堂被誉为本地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场地之一,见证了不少文化盛事,亦是本港文化发展的写照。多项标志文化发展新里程的活动,例如早期的香港节、第一届香港艺术节(一九七三年)、第一届亚洲艺术节(一九七六年)、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一九七七年),以及第一届国际综艺合家欢(一九八二年),均在大会堂隆重揭幕。大会堂在推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值得港人引以为傲。
六十多年来在大会堂献艺的本地和海外优秀艺术家和艺团不计其数,其中包括世界知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已故小提琴家艾锡•史顿、纽约交响乐团、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德国史图加芭蕾舞团、中国国家话剧院、湖南省湘剧团、钢琴家傅聪、歌唱家滴卡娜娃、费明仪,雏凤鸣粤剧团和本地不少职业艺团等,节目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给。除了提供机会让观众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表演节目外,香港大会堂在培育本地文化艺术人才方面亦贡献良多,多年来为这些艺术工作者提供专业演出场地和配套设施,以及场租资助。
大会堂高座也是香港首间公共图书馆和美术馆的馆址。大会堂公共图书馆于一九六二年三月五日正式启用,是香港首间公共图书馆,亦是六间率先採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其中一间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便利快捷的智能识别自助借还服务。图书馆在过去五十年不断拓展设施及服务。馆内提供多种电脑设施,让读者可即时搜寻、预约或续借图书馆资料,使用电子资源、数据库及数码化影音资料。馆藏由启用时的二万项增加至逾五十三万七千项,并先后设立工商业图书馆、创造力及创新资源中心和基本法图书馆等专门参考图书馆及专题馆藏。图书馆亦于二零一四年年中设立中西区文化及历史资源角,提供有关中西区文化、历史及社区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随着香港大会堂落成启用,现代化的博物馆服务亦宣告诞生。香港历史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的前身—香港博物美术馆最初设于大会堂高座最顶三层。经过多年的馆藏征集和购藏后,藏品数目与日俱增,展览活动越见频繁。为进一步提升服务,香港博物美术馆其后一分为二,并迁往尖沙咀。

大会堂高座

数十年来,虽然有不少文娱中心相继落成,但香港大会堂仍然保持其作为本港重要文化枢纽的地位。犹如精巧的乐器仍须要不时保养调音以保持音色,大会堂亦曾于一九九三年和二零一零年进行翻新工程,以配合社会的变迁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关工程既保留了大会堂原有的建筑风格,亦为建筑物的外观增添时代感。
纪念花园 对香港市民来说,香港大会堂的重要性超乎文化艺术的界限。这座上世纪六十年代落成的建筑物,至今仍是中环的地标。大会堂纪念花园内的纪念龛,记载着二次大战时期香港的苦难岁月;至于与大会堂同年启用的婚姻登记处,则见证了无数爱侣共谐连理,携手踏进人生另一阶段。

香港大会堂屹立香港逾半世纪,伴随市民经历种种风浪起跌,不单是艺术家尽展才华的地方,亦是港人集体回忆的一部分。在未来的岁月里,大会堂将会继续成为无数艺术家灵感的泉源,为香港艺术的传承和各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大会堂财务数据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