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列印
文化事務

文物修復組

文物修復組於年內修復了1 176項不同類型的藏品,包括畫作、歷史文獻、相片、紡織品、金屬品、陶瓷、有機文物和出土文物,協助公共博物館保存文物。此外,修復組也為各項專題展覽提供技術支援服務,並為各間博物館、古物古蹟辦事處及藝術推廣辦事處的藏品制訂及進行適切的保存方案。

文物修復專家為服裝模型穿上粵劇戲服,這套戲服是香港文化博物館「羽佳粵劇藏品選粹」展覽的展品之一。

由於在香港國際機場舉行的多項展覽大受歡迎,修復組與機場管理局再度合作,在機場舉辦五個專題文化展覽,分別為「流金歲月: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粵劇舞台美術」、「粵劇巡禮」、「百載香江風情」及「茗趣源流」。

文物修復組亦在年內開設了名為「香港文物修復義工」(Conservation-Volunteers Hongkong)的Facebook帳戶,加強與文物修復義工溝通,以及使更多市民認識文物修復義工計劃。除了與大眾分享有關義工服務的相片和資訊外,該帳戶亦提供了一個渠道讓修復組接觸市民大眾。全年文物修復義工為12項修復計劃,合共獻出逾1 100小時的義務工作。

文物修復組舉辦了37個文物修復工作坊、修復室幕後遊和專題講座,吸引了1 892人參加,當中包括來自28間學校及各大專院校的1 449名學生。

一名文物修復義工協助參與「2010/11學校文化日計劃 — 文物修復D.I.Y.工作坊」的學生製作小型畫框。
文物修復組人員(左一)向大學生介紹該組的工作。

為促進與外地的同業進行專業交流及緊貼業內的最新發展,修復組年內派員在內地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第二十二屆大會、第七屆歷史建築結構分析國際會議、自然因素與文獻保存保護亞洲地區研討會,以及在美國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協會2010年度金屬文物修復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論文題目包括《香港的文物修復教育》、《衡情度理 — 修繕,還是更換?》、《各種內牆油漆之有機化合物和揮化物的成份比較及對紙本文物的影響》,以及《綜合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在保存「葛量洪號」滅火輪的應用》。

Top

簡體 英文 香港政府一站通 聯絡我們 網頁指南 亞洲國際都會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