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列印
文化事務

表演藝術

年內,本署繼續提供高質素的文化節目,以助保持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節目類型包羅萬有,既有本地和海外藝人演出的精采節目,還有林林總總的節慶活動和觀眾拓展活動。除此之外,本署亦負責管理本港多個主要表演場地。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由康文署管理,自一九八九年啟用至今,一直是本港首要的文化場地。文化中心的設施包括設有2 019個座位的音樂廳、1 734個座位的大劇院,以及可容納多達496名觀眾的劇場,適合舉辦各式各樣的演藝節目。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在文化中心舉行的表演共有740場,入場觀眾超過653 000人次。

文化中心是本港舉行五個大型文化節目 —「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中國戲曲節」、「國際綜藝合家歡」及「秋季專題藝術節」— 的主要場地。

文化中心亦提供平台,讓多個享譽國際的藝團來港演出。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在文化中心演出的藝團包括台灣的雲門舞集、聖彼得堡愛樂樂團,以及美國的簡寧漢舞蹈團。其他精采節目包括齊默曼、米沙‧麥斯基和占士‧高威的演奏會、《曼儂》和《波希米亞生涯》等歌劇製作,以及約書亞‧貝爾、聖馬田樂團和大偉‧山伯恩的音樂會。

香港文化中心設備完善,為市民提供高質素的服務,是本港首要的演藝場地。

文化中心的露天廣場面對景色優美的維多利亞港,是舉行「新春國際匯演之夜」、元宵綵燈會和煙花匯演等大型慶典活動的熱門地點。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於一九六二年落成啟用,是本港首個特別建造的文娛中心。大會堂以包浩斯風格建造,於二零零九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大會堂設施齊備,包括設有1 434個座位的音樂廳、463個座位的劇院,以及面積590平方米的展覽廳。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大會堂舉行了594場節目,觀眾約有353 000人次。

在大會堂演出的著名藝人和藝團除本港的藝術家外,還包括成都市川劇院(中國)、艾默森弦樂四重奏(美國)、叱咤擊打樂團(法國)、芬蘭Avanti!室樂團、日本愛樂交響樂團、彼得‧安德塞斯基、拉里‧卡爾頓與松本孝弘、伊芙蓮‧格妮,以及傅聰。此外,大會堂亦是年內舉行大型藝術節的主要場地之一。

香港大會堂是全港首個多用途文娛中心,為香港市民呈獻高質素的節目,令生活更添姿采。

社區演藝設施

本港還有一系列其他演藝設施,這些設施遍布各區,是舉辦文化活動的熱門地點。較大型的演藝場地包括沙田大會堂、荃灣大會堂、屯門大會堂、葵青劇院、元朗劇院和高山劇場;較小型的場地則有西灣河文娛中心、上環文娛中心、牛池灣文娛中心、大埔文娛中心和北區大會堂。當中大部分場地已為市民大眾服務多年,最新興建的元朗劇院亦已在二零一零年慶祝成立十周年。

元朗劇院舉行連串精采的文化表演,慶祝劇院成立十周年。

為推動和鼓勵基層市民參與藝術,本署通過場地贊助計劃,讓地區藝術團體可以免費使用這些設施,為區內居民舉辦文化活動。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逾100個社區藝術團體獲本署贊助場地。這些團體舉辦了660項活動,參加者逾133 000人次。另外,亦有多個獨立團體租用各場地的附屬設施,舉辦與藝術有關的活動。

支持粵劇發展

政府致力保存粵劇藝術,以及支持香港粵劇的發展。為配合粵劇界對表演場地的殷切需求,本署已推行優先租場政策,包括讓專業粵劇團體優先租用高山劇場及在特定檔期優先租用另外五個主要表演場地。這些措施獲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和粵劇界大力支持。

八和粵劇學院一眾才華洋溢的演員在「粵劇日2010」演出英雄故事《長坂坡》。

計劃興建的新設施

本署現正進行兩項新的場地工程。一項是將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兩幢已評級歷史建築物改建為表演場地,內設一個有300個座位的劇院和兩間多用途活動室,預計場地於二零一二年年中啟用。另一項是在高山劇場加建新翼大樓,內設一個有600個座位的劇院,以及排練和培訓設施,預計工程於二零一三年完成。這些場地特別為粵劇新秀以及新進劇團提供設施,舉行中小型或實驗性粵劇演出及培訓和排練活動。

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現正進行活化工程,日後會用作粵劇藝人表演、培訓和排練的場地。

場地伙伴計劃

首屆為期三年的「場地伙伴計劃」由二零零九年四月起全面推行,以提供一個支援表演藝術持續發展的環境。在這項計劃下,20個場地伙伴(包括以個別、聯合和聯盟形式參與的藝團)在11個場地舉辦不同類型的演藝活動。這項計劃旨在鼓勵演藝場地與演藝團體建立伙伴關係,以加強場地及伙伴藝團的形象、擴大觀眾層面、善用現有設施、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藝術發展,以及在社區推廣藝術。

場地 場地伙伴
(1) 香港大會堂
  • 香港小交響樂團
  • 香港話劇團
  • (2) 香港文化中心
  • 香港管弦樂團
  • 香港中樂團
  • 香港芭蕾舞團
  • 進念‧二十面體
  • (3) 葵青劇院
  • 中英劇團
  • W創作社及風車草劇團
  • (4) 牛池灣文娛中心
  • 團劇團
  • 東邊舞蹈團
  • (5) 北區大會堂
  • 壹團和戲
  • (6) 西灣河文娛中心
  • 誇啦啦藝術集匯
  • (7) 沙田大會堂
  • 粵劇營運創新會
  • 香港兒藝聯盟
  • (8) 上環文娛中心
  • 焦媛實驗劇團
  • (9) 荃灣大會堂
  • 香港舞蹈團
  •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 (10) 屯門大會堂
  • 春天戲曲發展及漢風戲曲新創念
  • (11) 元朗劇院
  • 中英劇團
  • 多空間
  • 本署為這些場地伙伴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包括讓他們優先訂租場地設施、為他們提供資助和進行推廣宣傳工作,以及提供工作間。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該20個場地伙伴合共舉辦了611場表演,並參與了701項觀眾拓展活動。這些表演和活動的參加者約有663 000人次。

    香港小交響樂團首次以開放日形式在香港大會堂舉行「好好音樂日」活動,為觀眾帶來特別的音樂體驗。

    開放舞台試驗計劃

    為推動社區文化藝術的發展,本署於二零一零年七月起在轄下三個場地的露天廣場 — 香港文化中心、沙田大會堂和葵青劇院 — 推行「開放舞台」試驗計劃,在加強本地文化氣息之餘,亦讓市民大眾可以寫意地欣賞藝術。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共有18個表演者/表演團體舉行了114場表演,包括流行樂隊演出、器樂、鼓樂演奏、歌唱及舞蹈表演等。

    藝術行政見習員計劃

    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推出的「藝術行政見習員計劃」,旨在培育藝術行政人員,從而推動本地「文化軟件」的發展。這些見習員分別由本署或個別主要及中小型場地伙伴藝團聘請,並接受訓練。

    由本署聘請的見習員共13名,參與該項為期兩年的計劃,學習有關場地運作、設施管理、活動推廣,以及演藝節目、嘉年華和藝術節的籌辦工作。

    另外,本署資助各場地伙伴聘請見習員,學習有關管理演藝團體的工作。在這項計劃下,年內有19名見習員受聘於17個伙伴藝團。

    Top

    簡體 英文 香港政府一站通 聯絡我們 網頁指南 亞洲國際都會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