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 & Souvenirs
專題文章 09 - Home

孫中山與香港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孕育於香港,他的革命事業亦與香港關係密切。

 

1883年,孫先生從檀香山返國時首次途經香港,這次雖屬過境性質,但香港的市容、城市建設及衛生管理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他日後赴港求學奠下了契機。同年秋天,孫中山先生再次到香港,先就讀於拔萃書室,後轉赴中央書院(即今皇仁書院)肄業。1883-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孫先生正在香港就學,香港華人為抗議法國侵略而拒絕給法國貨船卸貨,以至各行各業的罷工、罷市等舉動,對照於滿清政府的屈辱求和,進一步萌發了他的革命思想。

 

1886年夏,孫先生入讀廣州博濟醫院附設的醫科學校。次年,他得悉香港西醫書院的開辦,認為該校的課程較完備,而且香港的言論較自由,方便鼓吹革命,於是他再次回到香港讀書。1892年,孫先生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孫中山先生在校期間,交遊至廣,尤與楊鶴齡、陳少白、尢列朝夕相處,倡談革命,被時人冠以「四大寇」的稱號。

 

孫中山先生自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曾在澳門及廣州行醫,直至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由於檀香山遠離中國,未能發揮革命基地的作用,於是孫中山先生等人先後回港,並於1895年2月12日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乾亨行」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入會者除「四大寇」外,尚有孫先生的好友如鄭士良、陸皓東及區鳳墀,以至香港輔仁文社的楊衢雲、謝纘泰等人,由楊衢雲出任會長。新會員黃詠商及余育之亦為革命起義提供了不少經費。

 

香港興中會總會成立後,曾於1895年和1900年分別在廣州及惠州起義。1896年3月4日,香港政府藉口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危害本地的治安與秩序,禁止孫先生在香港居留活動。由於孫先生未能在香港登岸,只好多次乘船進入香港水域,在船上會見及指揮在港的革命黨人,並於1899年派陳少白回香港創辦第一份的革命機關報 ─《中國日報》。1905年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後,孫中山先生繼續以香港為起義的策源地及海外籌餉的樞紐。從此至民國成立前,孫先生領導的革命起義,便有多次直接透過同盟會香港分會及南方支部統籌策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孫中山先生正在美國宣傳革命及籌募經費。同年12月21日,孫先生在返國的途中路經香港。民國成立後,他仍多次進出香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孫先生於1923年2月17日重臨香港,次日與港督司徒拔午宴,並於20日到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1924年11月14日,孫中山在北上共商國是時途經香港,最後一次踏足香港的土地。

 

由於孫中山先生一生與香港關係如此密切,香港孫中山紀念館的成立意義深遠。

  

1911年12月21日,孫中山從海外經香港回國時攝於船上。

1911年12月21日,孫中山從海外經香港回國時攝於船上。

求學時期的孫中山,攝於1883年。

求學時期的孫中山,攝於1883年。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說後與師生合照。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說後與師生合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