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音樂推廣活動

Home>   音樂活動  >   社區音樂推廣活動  >   音樂展覽 – 侗歌的風采

音樂展覽 – 侗歌的風采

Untitled Document

著:穆謙博士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民族音樂學博士)

 

Image 欣賞本展覽示範影片的精華片段後,歡迎細讀以下圖文介紹,進一步認識侗族歌曲。

 

導言

Arrow

侗族是一個熱愛歌唱的民族。早在宋代 (約 960 – 1279),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記載到仡伶人 (侗族先民的自稱 )「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侗族音樂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之林中都具有獨特的地位,尤其是「侗族大歌」自 1950年代被外界發現以來,改變了世界對於中國沒有多聲部歌唱傳統的看法。2009年,「侗族大歌」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侗族

Arrow
人口與語言

侗族是中國第十二大民族,主要生活在貴州、湖南和廣西交界處,人口約350萬 (2021年統計),另有少部分侗族人生活在越南和老撾。

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侗語和內地及東南亞國家的壯泰民族語言有同源關係。侗族最著名的音樂形式「侗族大歌」來自於南侗方言區,當中主要集中在貴州黔東南自治州的黎平、從江、榕江三個縣。由於該區地勢多山,以往交通不便,較少與外界交流,不少傳統文化因而得以保留。
 

侗寨風光
[圖片1]

侗寨風光
 

 
建築與音樂
侗族建築富有傳統特色,同時亦與音樂關係密切。
 
1. 鼓樓
鼓樓是侗寨的標誌性建築,集塔、閣、亭於一體,也是侗寨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間。侗族人不但在鼓樓裡集會、議事,也喜歡在內對歌。
 
2. 風雨橋
侗族地區河流眾多,雨水充足,因而修建了許多風雨橋以遮風擋雨。處於侗寨邊界的風雨橋,更是村民對外來者演唱「攔路歌」並要求對方對歌的場所。
 
3. 戲台
很多侗寨設有戲台,供逢年過節時演出侗戲之用,音樂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演出元素。
 


鼓樓 (左 )、風雨橋 (右上 )、戲台 (右下 )
[圖片2]
鼓樓 (左)、風雨橋 (右上)、戲台 (右下)
 

 
信仰與節日
侗族人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別崇拜女性祖先「薩」。「薩」又叫「薩歲」、「薩瑪」,即侗族神話中的原始祖母,掌管生死禍福,消災除難。

每年新春是祭薩的日子,全寨人聚集一起,男的吹蘆笙,女的唱歌跳舞,祈求薩在新的一年裡保佑風調雨順。在南侗地區的祭薩活動中,蘆笙樂舞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作為祭祀隊伍的引領,蘆笙隊邊吹邊舞,為祭薩活動烘托氣氛。
 
不同大小的蘆笙
[圖片3]
不同大小的蘆笙
 

[影片1]
蘆笙合奏與蘆笙舞
此影片展示侗族村民蘆笙合奏排練的情景。蘆笙由多支竹管組成,靠吹奏時振動簧片發音。蘆笙樂隊中的低音成員叫「芒筒」,竹管特別粗長,吹奏時需將樂器置於地上。侗族人吹奏蘆笙時,經常融入舞蹈動作,其他村民亦會隨着音樂,紛紛加入並跳起蘆笙舞。
 
 
侗族有很多節日,如花炮節 (三月初三)、姑娘節 (四月初八)、吃新節、春節等等,各種節日活動內都少不了音樂。對侗族人來說,音樂伴隨他們成長,而且代代相傳。

侗族大歌

Arrow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傳統多聲部合唱形式,通常是清唱的,偶爾使用侗族大琵琶伴奏,而且沒有指揮。大歌主要有兩個聲部,聲部間的音程以大三度及小三度最為常見,也有純四度、純五度及大二度。織體的形式多為「支聲複調」,不同聲部在同一時間演唱同一樂句,但可各自作出變奏。

大歌可按風格、旋律、內容等分類,常見種類如下:
 
1. 鼓樓大歌 (侗語「嘎老」)
  • 大歌中最基本的一種,一般以歌曲產生地命名。
  • 同一首歌在不同村寨演唱時,旋律、口音都有差別。如大村寨有多個鼓樓,每個鼓樓的歌隊唱歌時也有細微差別。
  • 多在節日、農閒時在鼓樓中進行。演唱形式莊重,一般由當地村寨的女歌隊與從其他村寨來訪的男歌隊對歌,男女歌隊圍着火篝成一圈並分坐兩旁,輪流演唱。對歌是青年男女重要的社交場合,女歌手會穿上華麗服裝並佩戴銀飾。
  • 歌詞內容主要圍繞愛情、傳說、禮俗等等,可以分為短句歌和長句歌。長句歌往往長達幾十段乃至上百段,需時幾十分鐘到一個多小時。
 
侗族青年男女在鼓樓對歌
[圖片4]
侗族青年男女在鼓樓對歌
 

[影片2]
鼓樓對歌
影片展示春節期間,鼓樓對歌的場面。侗族人自小便參加對歌,通過不斷實踐,學習不同歌曲。男女雙方對歌時你來我往,猶如對話一般,在挑選合適的應對歌曲方面十分講究。
 
 
2. 聲音大歌 (侗語「嘎所」)
  • 音樂性比鼓樓大歌更強,有炫技的色彩。
  • 一般只有三至五段歌詞,比鼓樓大歌短,但每段歌詞後都有一段長長的襯腔。
  • 經常在襯腔裡模仿蟬鳴等自然界的聲音。低音聲部經常持續唱出低音,以襯托高音聲部的旋律。
 
侗族女歌手演唱聲音大歌
[圖片5]
侗族女歌手演唱聲音大歌
 

[影片3]
聲音大歌
影片集合兩首著名聲音大歌的選段。《白天上山》講述一位侗族姑娘在山上聽到蟬叫,不禁傷感地想起舊情郎;隨後的《布谷催春》描繪農民在田裡忙於插秧時,到處都有布谷鳥叫聲的初春畫面。兩首歌曲內分別模仿蟬鳴和雀聲,維妙維肖。
 
 
3. 童聲大歌 (侗語「嘎臘溫」)
  • 由兒童歌隊演唱的大歌。
  • 歌調相對簡單、短小,內容生動並富想像力,通常作為傳授知識或作遊戲之用。
 
女童歌隊在演唱童聲大歌
[圖片6]
女童歌隊在演唱童聲大歌
 
 
4. 混聲大歌
  • 1950年代後,為迎合舞台表演而發展出來的新形式,由男女混聲合唱。
 
現代舞台大歌表演
[圖片7]
現代舞台大歌表演
 
 
「侗族大歌」另包括戲曲大歌和敘事大歌 (侗語「嘎錦老」)。前者於侗戲中演出,通常在侗戲演員人數較多的場景和終場時演唱。後者主要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為主題,教育性較強。

侗歌的其他表演形式

Arrow
除大歌之外,侗歌還有多種表演形式,雖不如大歌複雜,但同樣極具民族特色,與侗族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1. 琵琶歌 (侗語「嘎琵琶」)
  • 以伴奏樂器侗族琵琶命名。侗族琵琶有別於漢族琵琶,分大、中、小三種尺碼,其弦線數量三條至五條不等。琵琶歌主要用中、小琵琶伴奏。
  • 內容以情歌為主。在侗族地區,每到夜晚,同宗族的男青年常常結伴帶着樂器去其他村寨遊玩,與其他宗族的女青年一起唱歌,這種社交活動稱為「行歌坐月」,而琵琶歌是行歌坐月時最常見的歌曲形式。琵琶歌開始時,男女雙方各自表演獨唱,以示謙讓,然後便進行對歌,內容多是天文地理、歷史事件、名人典故等等。通過對歌,雙方了解對方的性格、愛好。如果兩人情投意合,便會悄悄離開,到其他地方談心以進一步互相認識。
  • 傳統上,在行歌坐月中,女子手裡做針線活,男子彈琵琶。在侗族地區,不擅長彈奏琵琶的男士通常較難找到伴侶。
  侗族中琵琶
[圖片8]
侗族中琵琶
 

[影片4]
侗族琵琶與歌唱
影片先後展示三種不同大小的侗族琵琶。中琵琶多為五弦,適合表達愛慕或思念之情;小琵琶三弦,音色高亢明亮,主要用於貴州省洪州鎮的琵琶歌,不論男女均用假嗓演唱,甚有地方特色;大琵琶則有四弦,音色婉轉低沉,特別適合伴奏敘事性的歌曲。
 

 

2. 牛腿琴歌 (侗語「嘎果給以」)
  • 以伴奏樂器牛腿琴命名。牛腿琴是侗族的二弦拉弦樂器,因形狀似牛腿而得名。
  • 牛腿琴歌速度徐緩,聲音輕柔,內容除了關於愛情外,也有很多是敘事性的。
  侗族中琵琶
[圖片9]
牛腿琴
 
一幅風雨橋彩畫,描繪青年男子為女子拉奏牛腿琴,意境十足。
[圖片10]
一幅風雨橋彩畫,描繪青年男子為女子拉奏牛腿琴,意境十足。
 

[影片5]
牛腿琴歌
影片由兩個選段組成。第一選段示範了典型的牛腿琴歌,由青年男女所唱。第二選段展現年長村民過節時走村串寨,唱出牛腿琴歌的情景,節日氣氛濃厚。
 
 
3. 河歌 (侗語「嘎尼阿」)
  • 曲調輕柔,節奏較為自由的男女對唱,四句一段。
  • 通常沒有樂器伴奏,即興性較強,歌聲婉轉如河水般流淌。

[影片6]
河歌
影片中,青年男女在月堂行歌坐月,對唱河歌。侗族社會採用一夫一妻制,他們雖保留通過行歌坐月等尋求自由戀愛的形式,但大部分婚姻還是按傳統由父母安排,講求門當戶對。
 
 
4. 踩堂歌 (侗語「多耶」)
  • 邊唱歌邊跳舞的集體歌舞形式。踩堂歌是祭薩的一部分,通常在寨裡最大的坪子或鼓樓裡舉行,男女老少都可參加。
  • 由歌師起唱,眾人相和,所有人圍成一個大圈,手拉手邊跳舞邊唱「耶、耶、耶、耶」。 (聆聽片段)
  • 很多侗寨在過年時會邀請其他村寨的村民前來一起慶祝,踩堂歌也會在此場合演唱。
 
演唱踩堂歌時的熱鬧場面
[圖片11]
演唱踩堂歌時的熱鬧場面
 
鼓樓中的踩堂歌彩畫
[圖片12]
鼓樓中的踩堂歌彩畫
 

[影片7]
祭薩
祭薩是侗族人踏入新一年的頭等大事,通過祭祀儀式,祈求薩歲保佑村寨平安,六畜興旺。祭薩儀式以燃放鞭炮掀開序幕,在一片鑼鼓和蘆笙聲中,侗族村民在薩壇圍繞一圈後,紛紛到鼓樓內外唱歌,場面十分熱鬧。
 
 
5. 侗戲
  • 每個侗寨內都設有戲台,以供節日時上演侗戲。
  • 侗戲由二胡伴奏,以侗語演唱,另加說白和戲劇表演。

[影片8]
侗戲
侗戲至今有約二百年歷史,其鼻祖吳文彩 (1798-1845) 早年以編創侗歌為主,後受其他戲劇種類的啟發,創立富有侗族特色的戲劇 – 侗戲。侗戲於2006年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影片展示侗戲的演出實況,戲台雖然簡陋,但毫不影響觀眾欣賞表演的興致。
 

傳承與傳播

Arrow
傳承
由於侗族傳統上沒有文字,他們的文化、歷史、習俗大多是通過歌曲來傳承。侗族人從牙牙學語時就跟父母學唱一些簡單的音調。兒童到了5、6歲,就與同性別的同齡小孩一起加入其村寨的歌隊,每晚到鼓樓跟歌師學唱大歌。
 

[影片9]
侗歌的傳承
千百年以來,歌唱在侗族人民的各個生活環節中也能體現。侗文出現之前,歌唱更是重要的知識傳播渠道。時至今天,侗族家長仍通過歌曲向子女傳授道德規範,而後輩會通過歌曲表達對長輩的尊重。侗族普遍視歌為知識與文化,社會對歌師非常尊重,許多歌師一生致力教學和編創侗歌。除家庭外,學校是侗族人學習侗歌的另一重要場所。
 
侗族青少年跟隨歌師學習侗歌
[圖片13]
侗族青少年跟隨歌師學習侗歌
 
侗寨以鼓樓為中心,大的侗寨甚至會有多個鼓樓,而每個鼓樓都各自有男女青年、男女少兒歌隊,每個歌隊5、6人到10餘人不等。歌師通常先教歌詞,後教旋律,並根據歌手的嗓音選出領唱 (侗語「賽嘎」)。每個歌隊最少有一個領唱,高音聲部有3、4人,其他人則唱低音聲部。到了12、13歲,少兒歌隊成員會轉往青年歌隊,走進歌堂,聆聽其他侗族人歌唱。16歲左右開始走寨唱歌、對歌。青年歌隊的成員一般介乎13至18歲,由未婚青年組成。由於求愛是對歌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成員一旦結婚就會離開歌隊,不再參與鼓樓對歌,從而專注家庭生活。

只有音樂知識豐富、唱歌水準高的長者或中年人才會被尊稱為歌師,他們帶歌隊去鼓樓對歌時,往往坐在後排,指導隊員如何回應對方的歌曲。侗族大歌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侗族地區許多學校在課程中加入侗族大歌和侗族樂器訓練班。
 
2011年香港舉行的「根與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開幕典禮上演出侗族大歌。
[圖片14]
2011年香港舉行的「根與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開幕典禮上演出侗族大歌。
 
 
傳播
貴州省黎平縣岩洞鎮在侗族大歌的歷史上有特殊地位。1953年,該鎮四位村民 (吳培信、吳山花、吳惜花、吳秀美) 在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第一次把侗族大歌帶出侗寨。1953年及1957年,吳培信更到朝鮮和莫斯科演出,首次把侗歌帶到國外。

如今,岩洞鎮仍然是侗族大歌向國際傳播的重要基地。由吳金燕、吳學美、吳培圓等人組成的「岩洞侗族大歌隊」近年參加了中國與世界各地多個著名音樂節,甚至在外國大學舉辦工作坊,並錄製唱片,向世人展示侗族歌曲的獨特魅力。

「岩洞侗族大歌隊」錄製唱片專輯,向世人推廣侗族音樂。
[圖片16]
「岩洞侗族大歌隊」錄製唱片專輯,向世人推廣侗族音樂。
   
「岩洞侗族大歌隊」在德國萊比錫無伴奏合唱節演出
[圖片15]
「岩洞侗族大歌隊」在德國萊比錫無伴奏合唱節演出
 

[影片10]
侗歌在海外
影片展示「岩洞侗族大歌隊」在2015年及2019年分別出訪德國及美國演出和主持工作坊的一些實況。

結語

Arrow
侗族有一句諺語:「飯養身,歌養心」,可見歌唱對於侗族人的重要性,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與他們的身分認同、婚姻生活、文化傳承都息息相關。近年,侗族音樂更肩負文化大使的任務,多次在世界不同地方亮相,協助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圖片及影片補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