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蔡立德

四十年來,音樂事務處致力推廣音樂,培育了不同年代的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藉此時刻,音樂事務處邀請一眾傑出舊生及音樂總監分享他們在音樂事務處的點滴,見證音樂事務處的成長。

蔡立德 (音樂事務處前學員)

「四年級時,音樂事務處的導師樂團來學校表演,我趁機報名,從五年班開始參加音樂事務處的敲擊班。」童年時的蔡立德,與很多小朋友一樣,會找諸般藉口躲懶;學敲擊的男孩更是「坐立不定」。「貪玩而又不練習,經常跟媽媽說不願上課。開始時,學習進度並不理想。」

但幾年之後,蔡立德加入了樂隊,一切變得不一樣。「起初還是玩得不好。但當時的指揮白榮亨先生很耐心指導我們。我那時才發現,與朋友一起演奏,原來是十分有趣的!我明白到必須多練習和自我鞭策,演奏技巧才會進步。」

蔡立德坦言自己在學習上較慢熱,但憑着對敲擊樂的熱情,他願意努力練習和克服困難。「自己獨個兒練習,快與慢,理不出什麼頭緒。但合奏卻帶來新視野,原來這節奏是跟小號的,跟弦樂時,敲的聲音應有所不同,而成功的合奏,就像玩集體遊戲一樣,過程十分愉快。」

蔡立德認為,在邁向音樂專業的路上,演出甚為重要。「只有面對觀眾表演,才能真正學會演奏;演奏所需的即時反應,要經過多次演出,方能領略。音樂事務處為學員提供很多演出機會,而且經常在不同場地演出。每個場地的音響效果均有所不同,我們須因應情況作出調校。」每次表演都帶來新刺激,藉着表演,可不斷改進自己的演奏技巧。「教學時,我會觀察學生的問題,同時會自我反省,思考如何在下次演出時做得更好。」

對於現時的成就,蔡立德感謝音樂事務處引領他投身音樂專業。他曾在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澳門樂團,以及不同的樂隊擔任敲擊樂手,活躍於敲擊樂演奏和教學。儘管如此,蔡立德仍然認為一旦走上音樂的路,便要不斷進步。「敲擊樂的世界很廣闊,技巧不斷變化。世界上有各類音樂,知識可謂沒有盡頭,所以我只能不斷學習。」不過,他仍然樂在其中。「玩音樂十分開心」蔡立德總結說。
Kenny Koo

更多故事

回到誌慶短片頁
回到四十周年誌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