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區節目辦事處致力推廣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相關項目融入全港節慶活動及嘉年華會之中,讓市民一同感受本土的傳統特色。

大坑舞火龍

大坑坊眾福利會每年籌辦大坑「舞火龍」,在中秋節前以珍珠草紮成火龍各部分,包括龍身、龍頭、龍尾、龍眼、龍珠和「龍手扼仔」等,並同時裝置鼓車。「舞火龍」在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及十六日晚上舉行。(大坑「舞火龍」於2011 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丙申年中秋綵燈會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丁酉年中秋綵燈會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戊戍年中秋綵燈會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吹糖技藝

吹糖製作者以麥芽糖(或粟膠)為原料,製成糖膠,並以之製成小型的人物及動物塑像。另外,還可將小粒糖膠拉出一幼長之吹管,用口自吹管送氣,將糖膠吹成小球。

歲月荃情

吹糖技藝 吹糖技藝

杖頭木偶戲

杖頭木偶戲的操作者透過操控木偶的主桿,以控制木偶頭部至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另以手棍控制木偶雙手的動作。香港太平清醮及神誕時,會上演杖頭木偶戲。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杖頭木偶戲 杖頭木偶戲

屯聚天后廟

杖頭木偶戲 杖頭木偶戲

城西樂敍

杖頭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的操作者以手控制「線板」,「線板」上的佈線連繫到木偶的身體各部分,操作者轉動線板而令木偶產生動作。

屯聚天后廟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

香港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中式服裝分為男裝和女裝,男裝分為長衫、 馬褂、背心及唐裝衫褲,女裝有長衫、襖、 唐裝衫褲及裙褂。

丙申年市區中秋綵燈會

香港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花鈕制作

花鈕是長衫及傳統衣服的鈕扣,以幼布條縫製而成。一對花鈕扣由大花和細花組成,有蝴蝶、梅花鳥及喜鵲等款式。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花鈕制作 花鈕制作

客家話

新界的客家群體大都是在清初遷海復界後遷來香港。現在部分客家鄉村村民仍然以客家話溝通,主要傳統儀式活動也是以客家話進行。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新界客家人流傳至今的歌唱形式,以前村民在聚會、節慶活動或男女交往時都會唱山歌。現在多以表演形式演唱。

亞裔藝采 2015

客家話 客家話

社區專題嘉年華2016

客家話

戊戌年元宵綵燈會

客家山歌 Hakka Dialect

英歌

英歌是香港潮州群體的集體巡遊表演,亦是用來慶祝神誕或節慶的傳統活動。成員在表演時穿著傳統服飾及畫上臉譜。

亞裔藝采2017

英歌 英歌

鹹水歌

以前漁民流行唱鹹水歌,年青男女在交往時會在舢舨上 對唱鹹水歌,這也是結識異性的活動。

戊戍年元宵綵燈會

鹹水歌

雀籠製作技藝

雀籠用來飼養觀賞雀鳥,以木和竹為材料,製作工序包括配件製作、雕刻及上漆等。

丁酉年中秋綵燈會

雀籠製作 雀籠製作

燈帶編織技藝

客家婦女以不同顏色的線編織出彩帶,供添丁家庭在點燈儀式時掛於添丁燈上。燈帶的 客家語為「帶仔」,寓意養大兒子。

丁酉年中秋綵燈會

燈帶編織技藝 燈帶編織技藝

活字印刷技藝

活字印刷是由執字師傅將鉛粒字體置入字粒版,其後固定於印刷機進行印製,其製成品包括賬簿、名片等。

粵唱粵強時代曲

活字印刷技藝 活字印刷技藝

茶粿製作技藝

茶粿是由糯米粉和餡料製成的食品,為新界鄉村成員於農曆新年製作的新春小食,亦是祭祀的供品。

屯聚天后廟

茶粿製作技藝 茶粿製作技藝

社區專題嘉年華2016

茶粿製作技藝

剪紙技藝

剪紙為中國北方的地方傳統,在香港主要是一門藝術,剪紙的傳統技法以陰剪和陽剪為主,有鏤空、疊紙、填彩及點彩等傳統技法。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剪紙技藝

屯聚天后廟

剪紙技藝 剪紙技藝

戊戍年中秋綵燈會

剪紙技藝

紮作技藝

紙紮製成品是由竹、竹篾、紗紙及絹布等物料紮成的立體結構,經上色和組裝而成。製成品包括花炮、花牌、獅頭、麒麟、龍、大士王、花燈、宮燈、孔明燈及紙祭品等。今天紙紮製成品多用於宗教儀式活動中。有些師傅精於某項紮作,也有師傅通曉多項紮作。

乙未年元宵綵燈會

紮作技藝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紮作技藝

丙申年市區中秋綵燈會

紮作技藝 紮作技藝

丁酉年中秋綵燈會

紮作技藝

戊戍年元宵綵燈會

紮作技藝紮作技藝

戊戍年中秋綵燈會

紮作技藝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港式奶茶亦稱為「絲襪奶茶」,製法是將茶葉置於布袋漏勺中,倒入開水,再將之沖入另一茶壺,重複此步驟數次,繼而將熱茶倒進盛了淡奶的杯中,成為熱飲。

歲月荃情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屯聚天后廟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粵劇

粵劇是以粵語表演的南方傳統劇種。粵劇唱腔、粵劇排場、粵劇神功戲、粵曲演唱及粵劇音樂是粵劇的重要元素。(經廣東、香港、澳門三地共同申報,粵劇於 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乙未年元宵綵燈會

粵劇 粵劇

屯聚天后廟

粵劇 粵劇

丙申年中秋綵燈會

粵劇

南音

南音是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傳統曲藝,也是粵劇、 廣東喃嘸儀式、喜慶及喪葬儀式中的一個演唱元素。南 音演唱者多以自彈自唱的形式演出。

社區專題嘉年華2016

南音

道家科儀音樂

道家音樂分為「正一」及「全真」兩個傳統。演奏音樂的醮師需要在儀式中配合法師的喃唱及合樂演奏。醮師的拍和是由古老的大、小調串成,涵蓋唸白、唸經等範圍。醮師要配合法師喃唱及合樂演奏。樂器包括嗩吶、笛子、胡琴、絃索、中鼓、大鑼、大鼓和鈸等。

乙未年元宵綵燈會

道家科儀音樂 道家科儀音樂

釋家科儀音樂

釋家音樂又稱「梵音」。在佛教儀式場合中,都會使用釋家音樂。在配合法師喃唱的情況下,醮師以釋家音樂伴奏,涵蓋唸白、唸經等範圍。樂器主要有嗩吶、大鑼及簫等。

戊戌年元宵綵燈會

釋家科儀音樂 釋家科儀音樂

舞獅

獅子分為頭及身體兩部分,由兩名表演者負責操控,跟隨音樂節拍舞動。地方群體以舞獅來慶祝節日、神誕、慶典或婚嫁儀式。各地方群體也發展了不同的舞獅方式及採青儀式。

乙未年元宵綵燈會

舞獅 舞獅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屯聚天后廟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社區專題嘉年華2016

舞獅

丁酉年中秋綵燈會

Mid-Autumn Lantern Carnivals 2015 舞獅

舞龍

龍是由頭、數節龍身及尾組成,其頭尾及每節龍身之下均設有竹竿,讓表演者用以支撐起龍身,隨音樂節拍做出各種舞動姿態。大的金龍長數十米,需要數百健兒參與舞龍活動。新界一些宗族、鄉村及群體以舞龍來慶祝節日、慶典或神誕活動。

乙未年元宵綵燈會

舞龍 舞龍

舞麒麟

麒麟分為頭及身體兩部分,由兩名表演者負責操控,跟隨音樂節拍舞動。地方群體以舞麒麟來慶祝節日、神誕、慶典或婚嫁儀式。舞麒麟可分為本地、客家及海陸豐/鶴佬三個不同傳統。

乙未年中秋綵燈會

舞麒麟 舞麒麟

亞裔藝采 2015

舞麒麟 舞麒麟

社區專題嘉年華2016

舞麒麟

戊戌年元宵綵燈會

舞麒麟 舞麒麟

謎語

製謎者設置謎壇,按主題如地名、古人等創造謎語,猜謎者透過刪增文字、改變文字的平仄聲而猜出謎底。

乙未年元宵綵燈會

謎語 謎語

屯聚天后廟

謎語

丙申年市區中秋綵燈會

謎語 謎語

丁酉年中秋綵燈會

謎語

戊戌年元宵綵燈會

謎語

己亥年元宵綵燈會

謎語 謎語

麵塑

麵塑以蒸熟的麵粉作為原材料,加入顏料製成不同顏色的粉團,再以這些粉團製成不同形態的人物或動物塑像。

乙未年元宵綵燈會

麵塑 麵塑

己亥年元宵綵燈會

麵塑 麵塑

屯聚天后廟

麵塑 麵塑

歲月荃情

麵塑 麵塑

白鐵器具製作技藝

白鐵製成品以白鐵片作為原材料,打製成信 箱、面盆及水桶等日用器具。

戊戍年元宵綵燈會

白鐵器具製作技藝

廣彩製作技藝

廣州磁彩簡稱「廣彩」。廣彩是將花紋圖案繪 畫在白磁上的加工工序。製作過程包括畫 線、上色和燒瓷等。

戊戍年中秋綵燈會

廣彩製作技藝

傳統鄉村建築修繕工藝

新界傳統鄉村建築,如祠堂、書室、廟宇等,需要特別的知識和技術來進行修繕,工藝分為泥水、木工、灰塑和壁畫四類。

己亥年元宵綵燈會

傳統鄉村建築修繕工藝 傳統鄉村建築修繕工藝

漁網編織技藝

編織漁網以編結法(包括左右結與八字結) 為主,所需的工具包括膠絲線、木枕、木棋 和小刀。以前漁民需要自行編織漁網來捕 魚,所以香港各區年長的漁民仍懂得編織不 同類型的漁網。

戊戍年元宵綵燈會

漁網編織技藝

古琴製作技藝

製作古琴的原材料以梧桐木、杉木或黑檀木為主,師傅按顧客的要求而製作樂器,工序包括選料、開料、刨琴面、刮共鳴箱、打磨及上弦等。

己亥年元宵綵燈會

古琴製作技藝 古琴製作技藝

太極拳

太極拳在香港發展了數個支派,目前調查到的 有吳式、陳式、傅式和楊式等門派。

社區專題嘉年華2018

太極拳

*摘錄自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