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音乐推广活动

Home>   音乐活动  >   社区音乐推广活动  >   民族音乐巡迴展览 – 古琴篇

民族音乐巡迴展览 – 古琴篇

Untitled Document

 

文/影/图:谢俊仁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

 

「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历史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现在通称「古琴」。传统文人多通晓「琴、棋、书、画」,琴居「四艺」之首,在中国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展览将带领大家走进古琴艺术的美妙世界。

 


  欢迎细阅以下栏目并观看示范影片的足本版。

 

古琴是什么?

Arrow
古琴的基本结构
古琴与古筝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在结构及声音上其实皆有不同:古筝的体型较大,常见为二十一弦,有可移动的琴码支撑琴弦,音量较大;古琴的体型则较小,七弦,没有琴码,左手手指可以在琴面自由滑动,音量较细。

弹奏古琴
[图片1](左)
弹奏古琴
[图片2](右)
弹奏古筝


弹奏古琴
[图片1]
弹奏古琴
古琴面板多以桐木或杉木制造,面板上有十三个「徽」以显示泛音位置;底板多用梓木。底板和面板都盖以灰漆。古琴的外形有不同款式,琴面、琴底与槽腹的不同位置都有特定名称 (详细图解)


[图片3](左)
古琴款式 (左起):仲尼式、蕉叶式、凤势式
[图片4](右)
二十世纪初《梅庵琴谱》琴面与琴底等诸名说

古琴款式 (左起):仲尼式、蕉叶式、凤势式
[图片3]
古琴款式 (左起):仲尼式、蕉叶式、凤势式
二十世纪初《梅庵琴谱》琴面与琴底诸名说
[图片4]
二十世纪初《梅庵琴谱》琴面与琴底等诸名说
三千年历史的文人修身养性乐器
古琴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乐器,「琴」在古文献指的就是「古琴」,到近代才泛指「乐器」。古琴有近三千年历史,根据文献记载,孔子曾跟师襄子学琴。现今所用的古琴,早在魏晋时期已定型。古琴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或与三五知己交流的乐器,在民间并不流行,更非用于公开表演。多年来,经文人代代相传后,古琴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观点,与大众常听到的中国传统音乐颇有不同,较难理解。古琴音乐虽未为普及,但历三千年而不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Arrow
世界文化遗产
古琴居传统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2003年,古琴艺术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即现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凸显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性。

诗画中的古琴,琴曲中的诗画
古代的诗词和绘画中,最常出现的乐器就是古琴,显示古代文人和艺术家对古琴的钟爱。

唐 李白 (701-762) 《听蜀僧濬弹琴》
[图片5]
唐 李白 (701-762) 《听蜀僧濬弹琴》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听琴图
[图片6](左)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听琴图
[图片7](右)
元 朱德润 (1294-1365) 林下鸣琴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听琴图
[图片6]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听琴图
元 朱德润 (1294-1365) 林下鸣琴
[图片7]
元 朱德润 (1294-1365) 林下鸣琴
唐 李白 (701-762) 《听蜀僧濬弹琴》
[图片8]
林下鸣琴 (特写)

古琴音乐所表达的,正是诗与画的境界。琴曲的题目常与山水有关,古琴名曲《流水》(影片) 更被旅美著名音乐家周文中 (1923-2019) 推荐为中国音乐的代表作,收录于1977年美国太空船所携带的「航海家金唱片」内,期待他日在外太空寻找到外星人时供他们了解地球人的文化。古琴曲另有不少与文人思想感情有关的题目,例如描述隐士的《山居吟》和《渔樵问答》、感触而慨嘆的《慨古引》和《洞庭秋思》、水墨画般的《平沙落雁》、思念友人的《忆故人》、送别之情的《阳关三叠》,以及与历史题材有关的《广陵散》等等。

古琴的弹奏方式与音乐特色

Arrow
独奏与合奏
唐代 (618-907)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琴主要用于独自弹奏,传统上亦有琴歌 (影片) 与琴箫 (影片) 等合奏形式。由于古琴的音量细小,难与其他较响亮的乐器合奏。不过,现代的扩音系统增加了古琴与其他乐器合奏的可行性 (影片)

琴容与指法
古琴属内敛的修身养性乐器,弹奏时,着重从容的坐姿,不作不必要的身体摆动。弹琴的指法多样化,对于细致动作控制的要求甚高。不少古代琴谱都有详尽的指法解释,更绘画了「指法手势图」。

明《风宣玄品》指法手势图
[图片9]
明 《太古遗音》指法手势图 

细致多变的音色和节奏
古琴的发声方式分为三种:
一. 散音
  即空弦,是古琴最低的七个音,音色沉厚圆润。
二. 按音
  古琴的按音最具特色,左手手指在琴面移动,可发出旋律性的滑音及不同种类的装饰性滑音。这些滑音的变化细致,不同琴人有其独特的处理手法,形成各异的风格。滑音非常微弱时,有点像绘画的留白 (影片)
三. 泛音
  泛音轻盈清越,古琴的结构容许琴人奏出整段的泛音旋律。

乐曲的不同段落可採用不同的发声方式,例如古琴名曲《梅花三弄》(影片) 的开始段落全是散音,而第二、第四和第六段则全是泛音。音色的转换和对比也可应用于不同乐句,或在同一乐句内交错使用 (影片),带出趣味。

琴曲的节奏富有特色,一般以散板 (自由拍子) 开始,琴音疏落,随后有不着意的渐快,但没有固定循环的强弱节拍,跌宕有致;整曲一气呵成,张力递增,尾段回复缓慢的散板以结束。

美学与哲学观
琴人透过古琴的音色和节奏变化,追求含蓄的诗画境界。所表达的感情,亦受传统的儒、道、佛家思想影响。一如《良宵引》(影片),不少乐曲的风格属「清、微、澹、远」。除此以外,琴曲与传统诗词一样,也可表现各种不同风格,如《酒狂》的跃动 (影片),以及《广陵散》的激昂 (影片)。不过,传统主流美学观强调的,是类似明末《谿山琴况》所说「兴到而不自纵」,以及「急而不乱,依然安闲之气象,而能泻出崩崖飞瀑之声」较内敛的表达方式。

独特的古琴谱

Arrow
传世的琴谱
古琴发展了独特的减字谱,让多首历史悠久的琴曲可以流传于世。现存的历代琴谱有百多部,不同版本的琴曲近三千首。减字谱并非直接记录旋律的乐音,而是把指法、所按位置及弹奏弦线等指示的简写合成「谱字」,琴人按减字谱弹奏便得出乐音。这记谱法凸显了指法和音色于古琴音乐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初《梅庵琴谱》内《关山月》减字谱
[图片10] (左)
二十世纪初《梅庵琴谱》内《关山月》减字谱
[图片11](右)
谱字上半的「大七六」,代表左手大拇指按「七徽六」的位置;下半的「勹」是「勾」的简写,「勹四」代表右手中指勾四弦。
 
二十世纪初《梅庵琴谱》内《关山月》减字谱
[图片10]
二十世纪初《梅庵琴谱》内《关山月》减字谱
谱字上半的「大七六」,代表左手大拇指按「七徽六」的位置;下半的「勹」是「勾」的简写,「勹四」代表右手中指勾四弦。
[图片11]
谱字上半的「大七六」,代表左手大拇指按「七徽六」的位置;下半的「勹」是「勾」的简写,「勹四」代表右手中指勾四弦。
传统琴谱没有记录节奏,只靠口传心授。近代发展出双行谱,把减字谱与五线谱或简谱并列,方便学习和传承。

 《关山月》现代双行谱,减字谱与简谱并列。
[图片12]
《关山月》现代双行谱,减字谱与简谱并列。(影片)

什么是打谱?
不少传世的古代琴谱,已经没有人弹奏。这些琴谱的谱字与指法跟近代的不尽相同,更没有记录节奏。面对这些传承已中断的古代曲谱,琴人需先仔细研究,并重新设计其节奏,才可弹奏出来,这过程称为「打谱」。《酒狂》(影片) 和《广陵散》(影片) 便是上世纪琴家打谱成果的重要例子。

 《关山月》现代双行谱,减字谱与简谱并列。
[图片13]
《神奇秘谱》(1425) 内的《广陵散》谱

琴器与斲琴

Arrow
传世的文物
历史悠久的传世古琴属价值不菲的古董。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数张唐代古琴,民间亦有不少宋、元、明、清琴的收藏家。老琴虽年代已久,但经复修后,很多仍可弹奏。由于木质和灰漆古旧,不少老琴的声音比新斲的琴更好。

老琴的漆面经历漫长岁月,形成断纹
[图片14]
老琴的漆面经历漫长岁月,形成断纹。

老琴的底板常刻有铭文,记述该琴的来历。
[图片15]
老琴的底板常刻有铭文,记述该琴的来历。
老琴底板的铭文上方往往刻有琴名。
[图片16]
老琴底板的铭文上方往往刻有琴名。
丝弦与钢弦
中国传统拉弦及弹拨乐器在上世纪全面由蚕丝弦转为钢弦,古琴亦不例外。钢弦的音色比丝弦的明亮,音量较大,音高较稳定,不易断线。不过,香港不少琴人仍钟情于传统丝弦较醇厚的声音,继续使用丝弦。丝弦的生产在上世纪后期濒于中断,有幸经过有心人的努力,终于恢复了高质素丝弦的生产,也诱发更多内地琴人选择使用丝弦。各示范影片所用弦线如下:
一. 丝弦
  按此观看影片
二. 钢弦
  按此观看影片

斲琴的步骤

制作古琴又称为「斲琴」,由选择木材开始,并涉及「斲」、「挖」、「镶」、「合」、「灰」、「磨」和「漆」等多个步骤,是精细的手工艺。除专业的斲琴人外,一些琴人也尝试斲琴自用。

「挖」:面板内部用不同的凿修挖。(蔡昌寿示范)
[图片17]
「挖」:面板内部用不同的凿修挖。(蔡昌寿示范)
「镶」:镶嵌岳山等硬木配件于已修挖的琴坯上。(蔡昌寿示范)
[图片18]
「镶」:镶嵌岳山等硬木配件于已修挖的琴坯上。
「合」:斲挖好的面板和底板可用生漆调和面粉,或以动物胶黏合。(蔡昌寿示范)
[图片19]
「合」:斲挖好的面板和底板可用生漆调和面粉,或以动物胶黏合。
「磨」:完成木胎,髹上灰漆后,琴面需要打磨多次。(蔡昌寿示范)
[图片20]
「磨」:完成木胎,髹上灰漆后,琴面需要打磨多次。

香港的古琴文化

Arrow
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不过,在中国老一辈琴家的努力之下,古琴文化仍得到保存和发展,在香港亦开始有重要的传承。香港上世纪最重要的古琴传授者为蔡德允 (1905-2007),其不少学生在香港及海外都具影响力。香港现今一代的其他推动者还有唐健垣 (1946- ) 及其学生、近年来港定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姚公白 (1948- ),以及香港容氏家族等等。

古琴在香港的发展跟内地的稍有不同,在本地主修古琴演奏的大专音乐系学生为数极少,业余琴人居多。香港琴人为了保留古琴文化,积极参与打谱、创作、研究、出版、斲琴、丝弦制作等工作。

香港在斲琴的传承亦有亮点,蔡昌寿 (原名刘昌寿, 1934- ) 是香港少数的斲琴专家,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近三十年来,他亦致力把斲琴艺术传授给香港的业余琴人,让他们斲造和复修自己心爱的琴。

古琴艺术 (斲琴技艺) 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详细资料) 其中一个项目。如希望对古琴制作技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可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网页)

古琴的现代发展

Arrow
宝贵的古琴文化遗产并不僵化在博物馆内,历代琴曲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蜕变,发展成不同版本。琴人在传统琴曲风格的基础上创作新曲,亦是古琴历来的发展方式之一,《渭城随想》(影片) 和《醉清平调》(影片) 便是香港琴人的新创作。在二十一世纪,古琴文化在内地发展篷勃,在一些大城市,弹奏古琴更成为追求传统与潮流结合的身分象征。另外,以古琴弹奏流行曲、现代音乐,甚至与大乐队协奏等各种尝试亦陆续出现。不过,我们应紧记,古琴文化的新与旧,在多方面是紧密连系着的。古琴文化最宝贵的,是积淀了数千年的弹奏方式、美学观点、优秀乐曲,以及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现代琴人在突破传统,开拓琴乐新领域的同时,仍要保持对优秀传统的择善固执。我们先要「继往」,才能够「开来」。

示范影片

Arrow
梅花三弄
蔡德允传谱

原为笛曲,东晋 (317-420) 桓伊以吹奏此曲知名,后经唐人改编为琴曲,长期为琴人所爱好,咏写梅花高洁清幽的风致。三弄,是指出现三次,由宁静递进至明亮的泛音乐段。三个泛音乐段分别出现于影片的1分16秒、2分10秒,以及3分51秒。

古琴 (丝弦):姚锡安
 

关山月
梅庵琴谱 (1931)

这短曲反映李白同名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及「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气魄和感概。此曲在不同乐句及个别乐句内交错使用不同的发声方式,带出古琴特有的音色韵味。

古琴 (丝弦):黄振丰
箫:胡润勤
 

良宵引
蔡德允传谱

初刊于明末琴谱,以后传习不衰。全曲多用音量微弱的滑音,气氛安徐舒畅,如静夜晤对良朋,带出「清、微、澹、远」的境界。

古琴 (丝弦):姚锡安
 

酒狂
神奇秘谱 (1425)   姚丙炎打谱

相传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210-263) 所作,于二十世纪由著名琴家姚丙炎 (1921-1983) 打谱。全曲短小精辟、跌宕有致,表现出文人以酒避世的心态。

古琴 (丝弦):黄振丰
 

广陵散
神奇秘谱 (1425)   吴景略打谱

汉魏古曲,三国时期 (220–280) 嵇康曾以弹奏此曲著称。乐曲叙述「聂政刺韩王」的故事,音乐情绪时而悲壮激越,时而婉约动人,极富戏剧性对比,表现出情感激荡和庄严肃穆的大曲风范。由著名琴家吴景略于1954年打谱。全曲原长十多分钟,此示范为节本。

古琴 (钢弦):王悠荻
 

渭城随想
王悠荻 (2019)

此曲取材自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乐曲巧妙地运用古琴与竹笛的音色特点,既涵盖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的元素,又融会西域音乐风格,勾勒出一幅广袤无垠、趣味盎然的关外画卷。

古琴 (钢弦):王悠荻
笛子:蒋宁
 

醉清平调 (节录)
谢俊仁 (2017)

此曲描述唐玄宗与杨贵妃观赏牡丹期间,李白在醉意下作《清平调》三首助兴,并由李龟年配乐演唱。琴箫部分偶尔使用古代宫廷音乐的「含变音」五声音阶,与典雅的主旋律相映成趣。

歌:陈泽蕾
古琴 (丝弦):谢俊仁
箫:胡润勤
 

图片及影片附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