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本署举办多项由本地和海外艺术家呈献的艺术节活动、表演及观众拓展活动。此外,本署亦继续管理本港多个主要表演场地。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是本港重要的演艺场地,上演不同类型的节目。设施包括设有2 019个座位的音乐厅、1 734个座位的大剧院,以及可容纳496名观众的剧场。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在文化中心举行的表演共673场,入场观众逾627 000人次。

 

年内,文化中心举行多个大型活动,包括「香港艺术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法国五月艺术节」、「中国戏曲节」、「国际综艺合家欢」及「世界文化艺术节」。多个访港的知名艺团,包括柏林爱乐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及上海越剧院一团,亦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重要节目包括香港歌剧院的《阿伊达》(威尔第作品)及《塞维尔理发师》(罗西尼作品)、蜷川幸雄剧团的《蜷川马克白》及伊娃.叶尔芭波娜佛兰明高舞蹈团的《面貌》,以及蕾妮.费兰明演唱会和丹尼尔.特霍诺夫演奏会。

 

文化中心的露天广场仍然是市民观赏大型户外节目,包括「新春国际汇演之夜」、元宵彩灯会及烟花汇演的热门地点。

 

梳士巴利花园由文化中心管理,优化工程竣工后于二零一七年十二月重新开放。花园由国际著名园境规划设计师James Corner教授联同数位国际及本地设计师一同设计,务求活化维港海滨,营造汇聚文化、园境及艺术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日常休憩及欢度节庆的好去处。

香港大会堂

 

香港大会堂获评为一级历史建筑,内设1 434个座位的音乐厅、463个座位的剧院,以及面积590平方米的展览厅。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大会堂举行了608场节目,观众约有362 000人次。

 

年内,不少著名艺术家和艺团在大会堂演出,包括潘尼迪尔、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韦尔比亚音乐节室乐团、郑京和、十六合唱团、中国国家京剧院、爱沙尼亚之声、勅使川原三郎、赫德里希、丽彻.巴顿.派恩及西班牙之风古乐团。一众本地艺术家,包括李垂谊、吴美乐、林昭亮、尤声普及罗家英等,亦曾在大会堂献艺。

社区演艺设施

 

本署负责管理社区演艺设施网络,为地区居民提供欣赏文化艺术的场地。较大型的场地包括沙田大会堂、荃湾大会堂、屯门大会堂、葵青剧院、元朗剧院和高山剧场;较小型的场地则有西湾河文娱中心、上环文娱中心、牛池湾文娱中心、大埔文娱中心和北区大会堂。这些设施亦可出租供文化团体使用。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以上场地举行了6 384场节目,观众约有2 109 000人次。

 

本署推出场地赞助计划,让地区艺术团体免费使用上述设施,为区内居民举办文化活动。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98个社区艺术团体受惠于场地赞助计划,共举办620项活动,吸引约106 000人次参与。

支持粤剧发展

 

鉴于粤剧界对本地表演场地需求殷切,本署推行优先租场政策,让专业粤剧团体优先租用高山剧场,此外亦可在特定时段优先租用另外五个表演场地。

 

高山剧场的剧院设有座位1 031个,而在二零一四年落成,专为粤剧表演而设计的新翼则设有600个座位的演艺厅和数间排演室。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演艺厅共举行了约280场表演,入场观众逾108 000人次。为进一步推广粤剧,新翼于二零一七年九月开设粤剧教育及资讯中心。中心分为五个展区,参观者可以透过多媒体录像、照相设施及触控式屏幕等设备,认识粤剧的历史、演员、行当、化妆、歌词、剧本及音乐。

 

另一个专供中国戏曲使用的场地是油麻地戏院,内设一个300个座位的剧院和两间活动室。戏院建于一九三零年,是本港市区硕果仅存的战前电影院,一九九八年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是具特别价值而须有选择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筑物。油麻地戏院和旁边的红砖屋(一级历史建筑)活化后于二零一二年重开,自此成为粤剧演员培训和演出的重要场地。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油麻地戏院举行了约280场表演,入场观众逾六万人次。

计划兴建的新设施

 

现正施工的东九文化中心位于牛头角,预计在二零二零年落成后,可纾缓本港演艺设施严重短缺的情况。文化中心将设有一个1 200个座位的演艺厅、一个550个座位的剧场、三个设有120至250个座位的音乐/舞蹈/戏剧小剧场、排练室、艺术商店、餐厅及咖啡店等。粉岭的新界东文化中心尚在策划阶段,落成后将会设有一个1 400个座位的演艺厅及700个座位的剧场,提供更多表演设施及排练场地,满足新界东地区的需求。

场地伙伴计划

 

本署的「场地伙伴计划」以三年为一期,第三轮计划已于二零一八年三月结束。计划旨在鼓励场地与演艺团体建立伙伴关系,有助提升伙伴艺团的形象,吸引更多观众,以及善用场地设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艺术活动。该计划以不同形式支援演艺团体,例如提供工作间、安排优先使用场地设施、给予基本资助、协助宣传等。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本署的20个场地伙伴(包括以个别、联合和联盟形式参与的艺团)合共举办了654场表演,并参与了1 011项观众拓展活动,共吸引约69万人次入场。

 

场地

场地伙伴

(1)   香港大会堂

香港小交响乐团
香港话剧团

(2)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管弦乐团
香港中乐团
香港芭蕾舞团
进念.二十面体

(3)   葵青剧院

中英剧团
W 创作社及风车草剧团

(4)   牛池湾文娱中心

东边舞蹈团

(5)   北区大会堂

香港戏剧工程

(6)   西湾河文娱中心

夸啦啦艺术集汇

(7)   沙田大会堂

粤剧营运创新会
三角关系及一路青空

(8)   上环文娱中心

剧道场及iStage

(9)   荃湾大会堂

香港舞蹈团
明日艺术教育机构

(10) 屯门大会堂

春天实验剧团及香港青苗粤剧团
普 剧场

(11) 油麻地戏院

香港八和会馆

(12) 元朗剧院

香港梨园舞台

 

艺术行政见习员计划

 

「艺术行政见习员计划」旨在培育年轻的艺术行政人员,让他们日后为本地文化界的行政及发展工作出一分力。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的见习员职位共31个。

 

该计划为期两年,让艺术行政见习员学习有关场地运作、设施管理、活动推广,以及演艺节目、嘉年华和艺术节筹办工作的基本知识。舞台管理见习员亦会派驻康文署辖下场地,在舞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指定范畴的专业技能。

 

年内,本署亦向20个场地伙伴和香港艺术节协会提供资助,聘用42名见习员学习有关演艺团体和艺术节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