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認識我們
最新消息
理想、使命、信念
服務承諾
香港科學館簡介
歷史
香港科學館組織圖
職員
博物館專家顧問
財務數據
甄選準則
一般資料
開放時間
購票指南
惡劣天氣特別措施
訪客資料
設施
常設展廳
常設展廳簡介及導覽圖
地下展廳
一樓展廳
二樓展廳
三樓展廳
能量穿梭機
恆常科學示範
特備科學示範
智博行
專題展覽
專題展覽
科訊廊
大堂展覽
邵逸夫獎展覽
公眾節目
最新活動
活動日誌
科學講座
科學影院
兒童節目
長者節目
科學比賽
演講廳節目資料
生物多樣性工作坊
教育服務
學校參觀申請
教育活動
教育資源
導覽服務
資源中心
特別活動
資訊中心
過往專題展覽
過往香港科學節
科學探究
相片及視像
線上遊戲
下載申請表格
香港科學館通訊
意見或查詢
網頁地圖
重要告示
2016優秀網站選舉
刊物及紀念品
刊物
紀念品
訂購方法
網頁聯系
香港的博物館
香港的科普及科學教育組織
外地科學博物館及科學中心
國際科學普及組織
藏品
藏品資料庫
資訊中心
相片及視像
第十六屆「常識百搭」創新科學與環境探究
跳至主要內容
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
简体中文
English
字形大小: 較小
字形大小: 原設定
字形大小: 較大
搜尋
|
網頁指南
|
聯絡我們
過往專題展覽
過往香港科學節
科學探究
相片及視像
能量穿梭機
2019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精華片段
2018香港科學節精華片段
2018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精華片段
2017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精華片段
2019裘槎科學周精華片段
2018裘槎科學周精華片段
2019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8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9裘槎科學周
2018裘槎科學周
2017活的科學
2019香港科學節
2019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9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冠軍
2019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亞軍
2019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季軍
2018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科學論壇
2017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系列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17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系列 — 從「嫦娥」探月到無創外科手術
2018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7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科學論壇第一節(天文學)
2017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科學論壇第二節(數學科學)
2017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科學論壇第三節(生命科學與醫學)
2017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精華片段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永生傳說 — 透視古埃及文明」專題展覽
2018香港科學節
2017香港科學節精華片段
2017香港科學節
2016香港科學節
2017活的科學精華片段
2018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8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冠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8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亞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8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季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7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冠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7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7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亞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7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7科普快递科学演示比赛 — 亚军队伍的科学演示 季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7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冠軍隊伍示範表演
2016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2016活的科學
2016活的科學精華片段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冠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亞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2016「科普快遞」科學演示比賽 — 季軍隊伍的科學演示
「海洋怒吼 — 塑膠垃圾關注計劃」專題展覽
「看看海洋的怒吼」
清潔海灘及環境藝術攝影計劃精華片段
清潔海灘及塑膠分類工作坊精華片段
2014活的科學精華片段
「奇器來了!」外展互動劇場工作坊 花絮
「奇器來了!」外展互動劇場工作坊花絮
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 2015 精華片段
香港也有化石?淺談香港的遠古生物及環境
「巨龍傳奇」講座系列–「中國恐龍」
活的科學2012 (活動照片)
2013趣味科學比賽「春藤露滴」
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2013相片回顧
第十六屆「常識百搭」創新科學與環境探究
2012「活的科學」精華片段
2013趣味科學比賽「春藤露滴」精華片段
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 2013 精華片段
「水的巡禮」講座系列 — 望天打卦
「水的巡禮」講座系列 — 地上水,天上來?
兒童肥胖與社會及城市環境的關係
改變世界的天文現象
分子美食
人造雲
運輸
光 + 熱 = 火?
飛行的夢想
磁與電
液態氮
生態小記者比賽 2013
中國和香港的水資源情況 — 人水相融
中國和香港的水資源情況 — 未雨綢繆
中國水資源的挑戰 — 中國水資源:挑戰與對策
中國水資源的挑戰 — 飲水思源
水質與健康 — 健康之泉
大豆「回家」
香港奇趣昆蟲
恐龍夜派對簡介會
「小恐龍保衞戰」外展布偶劇場花絮
「恐龍夜派對」活動花絮 (5分鐘)
「恐龍夜派對」活動花絮 (9:47分鐘)
「恐龍夜派對」活動花絮
水質與健康 — 水的真情告白
觀鳥 • 自然 • 人生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 山崩土淹話今昔 香港的斜坡安全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 暴風雨下的安樂窩 樓宇維修可保平安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 香港空氣污染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透過電腦模型看天氣和空氣污染的關係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 香港通風環境與城市設計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 香港衛星定位基礎設施及其應用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 氣候變化與食物安全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系列 - 香港天氣與流感
活的科學2014
九天攬月—探月話嫦娥
2014趣味科學比賽-「碟碟不休」精華片段
「神奇物質—材料科學展」
“Strange Matter” Special Exhibition 2015 demonstration
2015趣味科學比賽-「落聚生輝」精華片段
中學校際科學常識問答比賽2015
西洋奇器 — 清宮科技展
2015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我是你的導賞員,出發吧!
2015活的科學精華片段
2015活的科學
2015邵逸夫獎得獎者
「科普快遞」講座系列
「科普快遞」講座系列 - 透過粒子和非電磁波來「看」
「世紀實驗:探索神秘的粒子世界」專題展覽
直播示範節目「粒子對對碰」 - 節目重温
2014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2015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2016邵逸夫獎得獎者 — 挑戰、尋樂在科研
2016智能機械由我創
「科普快遞」講座系列—了解我們可居住的地球
(內容更新)「科普快遞」講座系列—牛頓和愛因斯坦的重力
2017趣味科學比賽—「適可而止」精華片段
2015香港科學節開幕活動精華片段
2014香港科學節精華片段
2016香港科學節精華片段
2017智能機械由我創
DC-3型客機「貝茜號」
2017青苗科學家研習活動
線上遊戲
下載申請表格
香港科學館通訊
意見或查詢
網頁地圖
重要告示
2016優秀網站選舉
相片廊
第十六屆「常識百搭」創新科學與環境探究
同學透過即場實驗示範向評判講解他們的研究
同學透過實物原型向評判講解他們的發明
同學向評判講解他們的研究項目
同學透過一個縮小的模型向評判講解他們的研究
同學以即場實驗向評判講解他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