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 ─ 族群移居與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講座系列

族群移居與香港非遺

香港位處珠江口東岸,本輋傜等土著之居地,因西人之東來,及鄰近地區多故,故歷代入遷定居者眾多,經聚居、雜處、融合、同化,遂轉變成香港人。移居此地的人群,帶來其原居地的風俗、習慣、及文化。是次講座主要介紹族群之入遷,及其對香港文化、特別是非物質文化之影響。

 

日期

2020年7月4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 

講者

蕭國健教授 (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100號)

語言

粵語

 

香港客籍人士神明信俗─以譚公、三山國王為例

作為受到客家族群較普遍信仰的神明,譚公和三山國王都有許多令人出乎意外的神秘。如譚公是誰?是小孩抑或是老頭?其神格為何?職司是甚麼?三山國王是三位神明抑或是一位?若是三位,誰居中位?若是一位,誰才是三山國王?同一神明出現的不同傳說,不同奉祀和不同職司,是因為流傳產生的舛誤,抑或有人蓄意為之?本講將以港人熟悉的譚公、三山國王為例,結合客家人別具特色的神明信俗,為大家敘說一個與眾不同的與神同行故事。
 

日期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 

講者

危丁明博士 (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100號)

語言

粵語

 

香港漁民水面醮的現狀和傳承

漁業曾是香港重要的經濟產業,大量漁民聚居在香港各海灣和海島,生活在船上的水上居民更是香港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他們把信俗儀式也移師到船上進行,其中最特別的是水面醮。香港的水面醮主要為供奉天后和朱大仙,漁民以漁船組成醮場,進行水陸超幽,祈求風調雨順,魚蝦大汛。本次演講將介紹香港漁民水面醮會的特徵、現狀和傳承。
 

日期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 

講者

陳德好博士 (香港地方志中心高級編輯)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100號)

語言

粵語

 

嘆之以情:香港岸上漁歌傳承與創新

水上人四海為家,多以捕魚為業,他們的唱歌傳統可以從族群、方言和形式等方式來命名,常見有「蛋歌」、「鹹水歌」、「嘆歌」和「漁歌」等。近年香港漁業式微,漁民轉型岸上謀生,很多生活習慣隨之改變,他們的唱歌傳統亦逐漸湮滅於城市生活中。

隨着非遺概念的引入,不少學者和民間研究者明白保育漁歌的迫切性,遂紛紛開展項目進行研究和推廣工作。是次講座,介紹香港漁歌文化傳承的概況,並從近年幾個保育香港漁歌計劃,探索香港漁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日期

2020年10月24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 

講者

黃競聰博士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

示範﹕黎帶金女士、伍綺琪女士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100號)

語言

粵語

 

香港潮籍神誕民俗─以天公誕及天后誕為例

潮籍人士自開埠至戰前已有移入,然而其大規模移居香港則在1950至1960年代,節誕與廟宇成為潮人維繫同鄉情誼和聚會的場合。講座以樂富慈德社天后廟、深井天地父母廟及九龍城潮籍人士等團體為例,通過正月初九日天公誕與三月廿三日天后誕,不僅凝聚鄉梓人士,還有維繫社區街坊、敬老濟貧等功能,傳播潮州文化,是世代承傳之良俗。

 

日期

2020年10月31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 

講者

游子安教授 (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100號)

語言

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