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非遗」系列节目 — 2023

节庆丶民俗丶艺术 —— 「挥春」琐谈与示范(网上直播)

「挥春」乃粤地对「春贴」丶「春条」之特有称呼。张贴「挥春」,除了迎接新春,也有趋吉避凶之意;而「挥春」之形式丶内容丶书体,也与中国语文丶书法艺术相关。本次讲座将介绍「挥春」的民俗性质与起源;并从语文和书法角度略说「挥春」的特点。讲者亦会示范不同形制丶内容丶书体的「挥春」,让公众对「挥春」有一全面而概括之认识。

 

节庆丶民俗丶艺术 —— 「挥春」琐谈与示范(只供网上直播) 节庆丶民俗丶艺术 —— 「挥春」琐谈与示范(只供网上直播)

 

日期

2023年1月8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至4时30分

讲者

严至诚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师)

节目重温

http://bit.ly/3CCAjyK

 

手写「挥春」工作坊

以书法手写之传统「挥春」,内容丰富多变,具有艺术价值,在印刷品充斥的现代,仍然深受欢迎。工作坊会简单介绍传统「挥春」之起源丶形制丶内容,并设有即席示范与实习时间,让参加者能在认识传统之余,可以为自己与至亲好友书写贴心而得体的「挥春」,更深刻体验贴挥春这个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

 

手写「挥春」工作坊 手写「挥春」工作坊

 

日期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

时间

第一节:上午11时30分至下午1时

第二节:下午2时30分至4时

地点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室(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导师

严至诚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师)

 

「挥春迎新岁」活动

贴挥春是香港的农历新年习俗,同时是香港非遗项目之一。於红纸上以墨水或金漆写上新一年的愿望,并张贴在家中或店铺内图个好意头。至今香港不少旧区仍有街头摊档为市民书写新年挥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将为游客即场书写挥春,赠予新春祝福,以推广这个宝贵的香港非遗项目。

 

「挥春迎新岁」活动 「挥春迎新岁」活动

 

日期

2023年1月15日(星期日)

时间

第一节:下午2时至下午3时

第二节:下午3时30分至4时30分

地点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导师

梁文彦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二级助理馆长)

 

「传统历法:编撰《通胜》与择日」讲座(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

香港历史博物馆 协办

 

传统历法是古人通过观测天象以编定年丶月丶日的计算方法,人们将之编成《历书》有助古代农业生产活动。时至今日,在广东地区惯称为《通胜》的历书,其内容亦随着现代人的需求而变得包罗万有,成为现今社会行事择日的重要参考。是次讲座将由着名《通胜》编撰者蔡兴华女士,与大家浅谈出版《通胜》的工作,以及阐述《通胜》的内容及择日文化,让公众能够活用《通胜》。

 

「传统历法:编撰《通胜》与择日」讲座 「传统历法:编撰《通胜》与择日」讲座

 

日期

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香港历史博物馆地下演讲厅(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

讲者

蔡兴华女士(历学堪舆学家)

节目重温

http://bit.ly/3JxrYAi

 

荃湾古屋里二号

(852) 2851 6134

(852) 2462 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