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Banners
 

專題文章

 

博物館 - 以人為本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
邱小金女士
2001年

 

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在於透過藏品陳列,以其特有的"實物語言",提供機會讓不同背景、興趣、能力及年齡的人士學習。隨著與公眾接觸及溝通的機會日漸增多,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亦逐步擴展。一直以來,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是蒐集和保存文物,並以藏品為基礎,利用研究和陳列展品,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活動,傳達不同訊息或達到教育的目的。時至今日,博物館是以公眾為本,並致力舉辦多姿多采的活動,以滿足不同人士的需求。參觀博物館的人士包括不同年齡、不同家庭,以及不同社會、教育、種族與宗教組別。早於八十年代已有歐美學者提出這個「以人為本」的新「博物館學」概念,強調博物館的活動應盡量擺脫靜態,轉向動態發展。對博物館教育工作素有研究的專家學者Eilean Hooper - Greenhill曾指出,"博物館正逐漸由靜態的藏品倉庫,轉而為活潑的學習環境"(1)。

 

現今的博物館不但是一個提供學習機會的地方,也是一個消閒的好去處。參觀人士在尋求知識或作深入探討之餘,亦期望博物館之行能更為有趣。換句話說,公眾希望博物館能夠滿足他們對資訊教育與娛樂消閒並重的需求,在讓公眾增進知識、自我增值之同時,也可令他們感受到參觀博物館是充滿樂趣的。為此,博物館在陳列展品方面,特別採用了新穎的演繹技巧和手法,務求使公眾更加感受到參觀博物館是寓教育於娛樂。別具創意的手法可以包括互動展品、歷奇天地、手觸展品、話劇表演、電子錄音系統、互動電腦遊戲與錄像,以及多媒體節目等。博物館可針對參觀人士在教育和娛樂方面的需求,特別設計陳列展品的形式。透過精心策劃,公眾便可以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感受知性探索的樂趣。

 

此外,公眾越來越著重與博物館溝通的途徑。很明顯,傳統以展櫃陳列展品,輔以解說文字的單向式溝通已欠吸引,因為靜態或流於說教式的演繹手法,實在難以引起公眾的共鳴及參與。相反地,公眾對親身接觸展品的需求與日俱增。為激發參觀人士的學習興趣,博物館亦逐漸增加雙向交流的活動,鼓勵他們更多參與。舉例來說,透過講座、導賞、與館長聚會、觸摸展品的工作坊、示範、查詢、研究小組等,便可增加與公眾溝通接觸的機會,從中聽取他們對博物館服務及活動的意見,了解他們對博物館的期望及需求。博物館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下,致力擴闊服務層面,貫徹工作宗旨。

 

公眾對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亦日益重視,尤其是作為社會資源的一部分。博物館需要發展本身作為教育資源方面的角色,為社會不同階層人士,或特定對象提供服務。在博物館內,參觀人士期望有一個環境或空間可以讓他們緬懷過去,汲取社會經驗,或對自己身為社會一分子得到認同。這樣既可令他們找尋到意義及價值,亦可愉快地尋求豐盛多姿的人生經歷。與此同時,博物館更透過多元化的推廣活動服務社會,範圍遍及學校、青少年中心、老人中心、社區中心及商場等,並提供藏品外借服務予學校及其他機構,發揮社會功能。為了進一步擴展社會服務,博物館爭取更多機會與不同的社區組織和人士合作,以借助他們的專長及分享經驗。舉例來說,博物館與長者合作記錄口述歷史、舉辦展覽講述他們不同的故事。此外,還可安排其他活動如話劇表演、幻燈片介紹、社區經驗分享會、懷舊治療,以及口述歷史計劃的訓練。

 

事實上,博物館的訪客也多來自學界。作為一個非正規的教育機構,博物館的優點在於具備獨特的藏品來輔助課室教學。學生有機會目睹實在的文物,因此有更深印象,更能鞏固及加深從課本所學到的知識。此外,博物館更不時舉辦各種各樣的比賽活動,例如繪畫、攝影、陶藝或模型製作,以及設計比賽、問答比賽、徵文比賽、廣播劇及歷史研究報告比賽等,提供不同機會考驗或激發學生的潛能,以達到活動教學的目標。博物館在這方面的角色與政府目前的教育改革不謀而合-倡議全方位學習,鼓勵學生走出課室,接觸外界,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設施,藉此擴闊視野,發展多元智能,從而取得全面及均衡的學習經歷。為了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應與學校及社區保持密切聯繫,融合課室內外的活動,為培育年青一代出一分力,並盡量運用現有資源,服務社會。

 

總的來說,在芸芸文化設施中,博物館佔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但肩負收藏、保存、研究和展示文物的重任,同時亦發揮多方面的社會教育功能。隨著時代的轉變及普遍教育水平的提升,公眾期望博物館是一個充滿樂趣、尋求知識的地方,同時亦能夠因應公眾的需要,提供專業服務。在「以人為本」的大前提下,博物館需了解參觀人士的需求,以積極進取的態度服務社群。在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支持下,相信博物館的工作更能獲得認同。

 

註:
1. Hooper-Greenhill, Eilean 1994, Museums and their Visitors, Routledge, London.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後修改日期:

© 版權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