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Banners
 

專題文章

 

 

在香港貨幣發展史上,一元的誕生最傳奇。早在本地銀行發行貨幣之前,已有外國貿易銀元充當一元面額的貨幣,在香港市面流通。直至一八六六年,港府在銅鑼灣成立了香港鑄錢局,「香港壹圓」硬幣正式誕生。一八六八年鑄錢局倒閉後,一元硬幣停產,至一九六零年底始再次出現,並一直沿用至今。本文試以一八六六、一九六零、一九七八及一九九四年發行的幾款香港一元硬幣,窺視香港貨幣史的發展脈絡。


香港一元硬幣的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
陳成漢先生
2012年

 

(曾於2012年3月明報月刊發表)

 

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一八四一年香港開埠初期,在中國通商口岸使用的貨幣同時在香港流通,即大額交易使用銀錠,小額交易用銀元和銅錢。銀錠的形狀大小不一,以重量和成色計算面值,不便於攜帶。銀元則指外國貿易銀幣,是外商專為遠東貿易而鑄製,尤以一八二一年以前西班牙殖民墨西哥期間在當地生產的「本洋」,以及墨西哥獨立後改鑄的「鷹洋」之流通量最大。這些以機器鑄造的貿易銀幣,成色固定,大小輕重劃一,交易時可以用「枚」作結算,因此廣受歡迎。至於用作輔幣的中國銅錢,通常以「吊」銅錢為單位,每千枚為一整串,習稱「一吊錢」,一枚銀元可兌換一千二百枚銅錢。

 
一八六六年首個一元硬幣面世
英國在香港展開殖民管治後,外資銀行相繼在本地發行鈔票。香港第一間銀行──東藩匯理銀行於一八四五年開業,翌年便開始發行鈔票,面額最低五元、最高一千元。發展至一八六六年,香港一度出現六間發鈔銀行,鈔票的最低面額一律是五元,按照當時的兌換率,等於一英鎊。這些銀行發行的鈔票,又稱為銀元券,意即寄存在銀行的白銀或銀元的收據,憑票可以隨時向銀行兌換價值相等的白銀或銀元。換言之,在香港自鑄一元硬幣前,銀元已充當一元在香港市面流通,墨西哥鷹洋更於一八六三年與剛鑄好的香港輔幣並列為法定貨幣。
 
 
一八六三年,港府開始向英國訂製一文和一仙銅幣,以及一毫銀幣,由英國皇家鑄幣廠鑄造,亦有部分一文銅幣由伯明翰希頓父子有限公司鑄製。翌年開始在香港市面流通,成為香港最早的輔幣。當時鷹洋在市面充當一元使用,所以最早的港幣沒有一元面額。直至一八六六年,港府在今天的銅鑼灣興建香港鑄錢局,才開始鑄造面額五仙、一毫、二毫、半元(即五毫)及一元銀幣。由於華人習慣在銀幣上戳上商號名字以辨別真偽,所以市面流通的鷹洋經年累月後已成爛版,市場對完好的鷹洋需求甚殷,於是香港鑄錢局開始鑄製一元硬幣,同樣含有九成白銀。該局於一八六六年五月七日上午十一時開業,自當天至八月七日的三個月內,已鑄製了三十七萬二千二百三十二枚一元,同年稍後再鑄有六萬一千二百七十一枚,所以一八六六年的香港一元硬幣共有四十三萬三千五百零三枚。
 
當時香港鑄錢局除了替香港政府鑄幣外,亦會接受本地銀行及商人將銀塊、銀條送到鑄錢局加工鑄成銀幣,鑄錢局會收取百分之二的「附加費」,或稱「鑄幣稅」。然而,把白銀及銀元改鑄港幣並無利潤可言,而且新幣的市場認受性還未得到確認,再加上新幣飾有維多利亞女皇像,謠傳在女皇像幣面上鑿刻會遭受刑責,令不少商民卻步。由於鑄錢局在本地的訂單不足,又未能拓展大陸市場,被迫於一八六八年四月底停產。這枚香港一元硬幣只投產了兩年,總鑄量約二百一十萬枚,一直流通使用至一九三五年香港政府回收市面所有銀幣及白銀為止。
 
在香港鑄錢局結業後,港府雖然在一八七二年起重新向英國訂製硬幣,但只有五仙、一毫及二毫等面額。一仙及半元(即五毫)分別於一八七五年和一八九零年再度出現,但始終沒有一元硬幣。原來自一八七二年十月起,發鈔量佔總值一半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取得港督堅尼地批准,發行一元面額的鈔票,以解決一八六八年香港鑄錢局倒閉而引起的一元銀幣荒,一元硬幣遂由紙幣所取代,一年後發行額已達十七萬五千元。稍後曾有新版墨西哥鷹洋、美國貿易銀元及日本貿易銀元以一元面額在香港市面流通,但都沒有納入法定貨幣,更於一九一三年起禁止在港流通。其中只有一八九五年起流通的英國貿易銀元,能夠繼續以香港法定貨幣的身份,一直流通使用至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
 
節省開支一元硬幣六零年重發
 
 
隨著港府於一九三五年進行幣制改革,放棄了銀本位幣制,匯豐銀行停止發行一元紙幣,改由政府發行。兩年後英國貿易銀元停用,一元貨幣只剩下政府紙幣。直至一九六零年十二月十二日,香港一元才重新以硬幣示人。根據報章及政府《年報》的報道,這個轉變的用意是為了節省開支,因為政府花費在保持流通紙幣清潔方面耗費甚鉅。事實上,紙幣的耐用程度不及硬幣,根據一九七五年港府的《硬幣檢討委員會報告書》所刊載,五元紙幣的「壽命」不足一年,一元紙幣較五元的使用率更頻密,「壽命」可能更短。相反,該報告指硬幣的壽命可以長達五十年,截至一九七四年底,已有一億七千三百萬枚一元硬幣在市面流通,只有少於十萬枚需要替換。
 
港府重新鑄造一元硬幣時,原定於一九六一年一月一日才宣佈成為法定貨幣,並在翌日推出市面流通,但由於新鑄硬幣在一九六零年底已有充足數量運抵香港,所以港府提早於十二月九日刊憲,改為在十二月十二日開始使用,同日宣佈成為法定貨幣。十二月三十一日,港府已發行了七百五十萬枚一元硬幣,一元紙幣停止印製,只限庫存量繼續在市面流通,直至一九六九年九月一日全面停用。根據香港《年報》的資料,六十年代香港一元硬幣與紙幣流通量表一:
 
表一:六十年代香港一元硬幣與紙幣流通量

年份

一元硬幣流通量總值

一元紙幣流通量總值

一九六零年

$7,500,000

$36,891,487

一九六一年

$11,999,700

$31,741,487

一九六二年

$23,198,980

$23,079,487

一九六三年

$31,997,631

$19,087,487

一九六四年

$41,884,136

$17,174,487

一九六五年

$45,176,972

$15,698,487

一九六六年

$54,271,860

$14,940,487

一九六七年

$58,760,890

$14,408,487

一九六八年

$68,251,934

$13,953,487

一九六九年

$77,040,366

---

 
截至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市面流通的一元硬幣總值七千七百零四萬有三百六十六元,完全取締了紙幣。這枚以紅銅鎳合金鑄造、鑄有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肖像的硬幣,於一九七一年起曾有變動,硬幣的邊緣由安全邊凹槽改為槽紋設計,然而較大的改變直至一九七八年才出現。
 
太重了七八年轉出「小一元」
 
 
香港政府於一九七三年十一月,由財政司委任了一個硬幣檢討委員會,就鑄造成本、攜帶方便、存儲問題、價格模式、接受硬幣和計算硬幣數量的機器、偽造風險,以及未來通行的硬幣與紙幣關係各方面進行研究,並於一九七五年發表了報告書。報告書除了建議推出二元及五元的新面額硬幣外,亦對現有面額的硬幣提出建議。內文提到一元硬幣太大和太重,並引述了油麻地小輪公司的發言人表示,一元硬幣令該公司的投幣機不勝負荷,並因為要經常轉換儲幣箱而增加了營運成本。有見及此,新一元硬幣於一九七八年八月十四日面世,形狀雖與舊一元相同,但面積較小、較輕和較薄。這枚鑄有新英女皇頭像的一元硬幣,首年共訂製了一億二千萬枚,逐步取代舊一元流通使用。
 
自一九七八年的一元硬幣面世後,當時香港市面共有九種硬幣,包括新舊款的一元和五毫。(註:新款五毫於一九七七年面世。)據報章所示,當時已有市民投訴硬幣面額過多而眼花繚亂,而且新一元硬幣與舊五毫硬幣在色澤和大小方面相差無幾,容易在找續時出錯,直至港府宣佈一九七五年及以前的五毫硬幣停用,此問題才得以解決。
 
上述較輕盈的一元硬幣,曾於一九八五年換上年紀較長的女皇肖像,但大小及重量維持不變。印有英女皇頭像的硬幣一直發行至一九九二年,隨著香港回歸進入後過渡期才被洋紫荊圖案的新幣所取代。
 
九四年洋紫荊一元面世
 
 
根據一九八四年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規定:「凡所帶標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地位不符的香港貨幣,將逐步更換和退出流通。」有見及此,與其在一九九七年才推出新硬幣,港府認為不如及早在一九九三年推出,避免回歸時因新舊幣交替而造成混亂,亦可避免多收約十億枚的新鑄硬幣。所以,港府在回歸前推出新幣,用意在節省成本和有助順利過渡。然而,在英國尚未結束殖民地管治,特別行政區政府仍有待成立以前,如何設計出一款被中英雙方接納、政治立場中立的硬幣,這項重任便落在當時的外匯基金管理局局長任志剛身上。(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一九九三年四月才成立。)
 
根據金管局網站的資料,任志剛基於發行貨幣的保密原則,先以藉口要為金管局設計標誌,向政府新聞處取得幾幀洋紫荊的照片,然後請人把一段包括了硬幣所需文字的文章以毛筆書法寫出,再由他親手把有關的字體複印、剪貼,成為硬幣設計的初稿。洋紫荊硬幣於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推出市面時,最初只有二元和五元,至同年十月十一日洋紫荊一元硬幣才投入市場。與其他面額的洋紫荊硬幣不同,一元硬幣先後用過兩種不同物料鑄造。其中一九九三年的一元都用成本較低的鍍鋼來鑄造,以代替一九六零年起使用的紅銅鎳合金。由於鍍鋼鑄造的一元不適用於投幣機,故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起,金管局重新發行紅銅鎳合金一元,所以鍍鋼一元只佔洋紫荊一元硬幣的百分之一。由於一九九四年一元硬幣較具代表性,下文將採用此幣作比較。
 
洋紫荊硬幣推出時,為避免造成混亂,在重量、形狀和體積各方面,務求與當時流通的英女皇硬幣一致。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洋紫荊硬幣於一九九七年曾換上新面孔,其中一元背面鑄有麒麟圖案。當年的香港回歸紀念幣,背面圖案均出自夏鼎基夫人的手筆。夏鼎基於一九七一至一九八一年在港府出任財政司,當年港府發行的一仙紙幣都可以找到他的簽名式樣。適逢港府於夏鼎基出任財政司期間發行紀念金幣,其夫人便為設計紀念幣而效勞。香港政府於一九七五年及一九八六年發行的英女皇訪港紀念金幣,以及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七年發行的十二生肖紀念金幣,設計者亦是夏鼎基夫人。至於洋紫荊硬幣,只發行至一九九八年,當年港府推出了約八億枚硬幣。其後由於市民對硬幣的需求大減,加上電子貨幣日漸普及,所以政府至今再沒有新鑄硬幣流通市面。
 
四枚硬幣的比較
 
上述一八六六年、一九六零年、一九七八年及一九九四年的四枚一元硬幣,皆標誌著香港貨幣史的重要轉折點。下文將以這四枚硬幣作一簡單比較,並就它們在所屬年代的購買力,道出物價的轉變。
 
表二:四枚一元硬幣比較表

 

1866

1960

1978

1994

直徑

38毫米

30毫米

25.5毫米

25.5毫米

厚度

2.8毫米

2.235毫米

1.83毫米

1.83毫米

重量

27.11克

11.66克

7.1克

7.1克

用料

白銀

紅銅鎳合金

紅銅鎳合金

紅銅鎳合金

邊緣特徵

槽紋邊緣

安全邊凹槽

槽紋邊緣

槽紋邊緣

正面圖像

維多利亞女皇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

洋紫荊

圖像設計者

英國皇家鑄幣局設計師Henry Sheard

英國皇家鑄幣局設計師Cecil Thomas

英國皇家鑄幣局設計師Arnold Machin

外匯基金管理局局長任志剛

廠號鑄記

「H」或「KN」

鑄造地

香港

英國

英國

英國

法定貨幣

 
通過表二的比較,可見一元硬幣在發行的過程中,體積和重量不斷減小。鑄幣的物料因應港府的幣制改革,只曾在十九世紀以白銀鑄製,在一九六零年以後悉數改為紅銅鎳合金。(註:一九九三年短暫使用的鍍鋼除外。)至於邊緣設計,一元硬幣只曾於一九六零至一九七零年間採用安全邊凹槽,其餘都用上槽紋邊緣。至於幣面圖案,首三枚硬幣的正面都鑄有當時英國儲君的肖像,與因應香港回歸而誕生的洋紫荊硬幣不同。硬幣背面的廠號鑄記,曾於一八七二年至一九七二年間的港幣出現,所以這項特徵亦只見於一九六零年一元,在「DOLLAR」字樣的「LL」下方,可以找到「H」或「KN」廠號,前者為伯明翰希頓父子有限公司(後改稱伯明翰鑄幣廠)的鑄記,後者為京士諾頓金屬有限公司的鑄記,說明了硬幣的鑄造來源。由於一九七五年或以前的一元硬幣已不再是香港法定貨幣,所以上述四枚硬幣中只有一九七八年及一九九四年一元可以在市面流通使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後,包括一元在內的洋紫荊硬幣仍然在英國鑄製,只有少量一九九七年二毫,以及一九九八年二毫和二元由加拿大皇家鑄幣廠鑄造。
 
四枚硬幣的購買力
這四枚一元的購買力,亦有明顯分別。戰前的《香港藍皮書》都有記載消費物價的欄目,按一八六六年的資料,一磅牛肉的費用為七便士,一磅豬肉為八便士。當年港幣一元可兌換英鎊四先令二便士;由於一先令有十二便士,一元便等於五十便士。所以一八六六年的一元,可以購買七點一四磅、即五點三港斤牛肉;或可購買六點二五磅、即四點七港斤豬肉。
 
到了一九六零年,根據港府進行的一次生活成本調查,牛肉一港斤要三點二四元,豬肉一港斤要三點八二元。換言之,一九六零的一元只可以買到零點三港斤牛肉,或零點二六港斤豬肉。從牛肉和豬肉的售價顯示,與一八六六年的購買力相差接近十八倍。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消費物價指數,一九七八年每公斤牛肉的平均零售物價為十六點二九元,每公斤豬肉的售價為十三點二一元。一公斤等於一點六五三港斤,所以當時一元只可購買零點一港斤牛肉或零點一二五港斤豬肉,與一八六六年的購買力相差五十三倍及三十八倍。
 
再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消費物價指數,一九九四年每公斤牛肉的平均零售物價為四十四點三二元,每公斤豬肉的售價為三十六點零六元,所以當時一元只可購買零點零三七港斤牛肉或零點零四六港斤豬肉,與一八六六年的購買力相差一百四十三倍及一百零二倍。
 
時移世易,今天一元的重要性已大不及前,除了是貨幣的購買力隨通脹而大幅下降外,電子貨幣如八達通的普及,亦取代了現金交易所需的輔幣。小小的一元硬幣,見證了香港滄海桑田的變化,不同年代的「香港壹圓」,似在訴說不同時期的香港故事,當中有政治經濟的變化,也裝載著民生苦樂的記憶。

 

一八六六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八六六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一八六六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八六六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一九六零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九六零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一九六零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九六零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一九七八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九七八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一九七八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九七八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一九九四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九九四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一九九四年的一元硬幣圖片

一九九四年的一元硬幣[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後修改日期:

© 版權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