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Banners
 

专题文章

 

刺绣中的吉祥「暗八仙」

香港历史博物馆
民俗组
2009年

(曾于2009年2月明报月刊发表)
 
香港历史博物馆成立于一九七五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馆内已建立起一个包罗考古文物、岩石矿物标本、民俗用品、工业制品及历史文献的庋藏,其中不少藏品都有独特的故事,能够反映本地民生的变化。本期介绍愈六十年历史的一幅绣有吉祥「暗八仙」的长椅垫套。
 
多年前,博物馆收到何福先生后人的来信,提到在收拾家居杂物时,发现一批刺绣布套。何福是何东爵士的胞弟,曾出任立法局议员,其家族史是香港本地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这位后人回忆,这些椅套原属其祖父何福所有,儿时每逢家中举办喜事,如嫁娶、寿辰、新年等,家中的酸枝家具就会用上这些刺绣的「桌围椅搭」。他最后一次见到这些椅套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其祖母罗瑞彩女士八十一岁寿辰,但同年日军进迫香港,何家成员于十二月十日离开大宅时只带走了这些布套,原来家具则未能保留。
 
这批布套共有三十六件,绣花图案的布套包括椅套八件、椅垫八件、方几套二件、不同尺寸的长椅垫套五件,以及圆凳套四件,其余九件为净红色布套。红色丝绸中间用染色的丝线绣以各种吉祥花卉和雀鸟图案,周边绣上以「暗八仙」为主题的金色图案,层次分明,绣工精美,设计华丽,尽显大户人家的风范。
 
其中的一幅长方形丝绣品上有三组吉祥图案(图一),正中的一组是用染色丝线绣上仙鹤、松树、寿石、竹子、桃花、绶带鸟等组成的图案,仙鹤与松树有「松鹤延年」之意;桃花与寿石亦象征长寿;竹子与绶带鸟的配搭则取其谐音「竹寿」,意思为祝寿。此织品同时以金线绣上「暗八仙」图案作边饰。「暗八仙」是指八仙所使用的法宝,分别是铁拐李的葫芦、张果老的鱼鼓、钟离权的葵扇、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箫管(笛子)和曹国舅的玉板(玉笏)(图二),是八仙施展法力的工具,被认为有趋吉避凶的功用,所以广泛用于民俗装饰。
 
另有一款「暗八仙」图案则出现在圆形凳套上(图三)。「八仙」一词早见于东汉牟融《理惑论》,《梦梁录》记南宋都城临安的酒库献酒巡游时,亦提及有「八仙道人」,但两书中的八仙泛指列仙,似无特别所指。现存山西永乐宫的元代壁画《八仙过海图》,八位神仙全为男性,何仙姑仍未加入。今日所见的八仙组合要到明朝时才定型,其中《八仙出处东游记》列明八仙得道的经过,又把他们描述成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人物。
 
八仙属于传统的「喜神」,明代王世贞《题八仙像后》中说到:「以是八公者,老则张,少则蓝、韩,将则钟离,书生则吕,贵则曹,病则李,妇女则何,为各据一端以作滑稽观耶。」可见八仙的性别年龄,出身及造形,基本上已经涵盖社会上的各式人物,上至官僚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妇人童子,皆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八仙这一组合,广为民众所接受。至于八仙为西王母祝寿的故事更深入民心,所以民俗活动中,无论是戏曲表演、庙宇装饰、彩灯扎作、节庆巡游,都会看到以「八仙贺寿」为主题的表演或装饰。当然最常接触到的八仙饰物,则要数这类刺织品及服饰,其中有以八仙和寿星公为装饰的婴儿帽(图四)。

 

长方形刺绣椅垫套图片

(图一)长方形刺绣椅垫套:以仙鹤、松树、寿石、竹子、桃花、绶带鸟和「暗八仙」等组成祝寿图案。

曹国舅的玉板图片

(图二)曹国舅的玉板(玉笏)。

圆形凳套圖片

(图三)圆形凳套:中央有松树和仙鹤图案,有「松鹤延年」之意,周边绣上以「暗八仙」为主题的金色图案,意思为「八仙祝寿」。

婴儿帽饰图片

(图四)婴儿帽饰:以八仙和寿星公(中)为装饰。

 

私隐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后修改日期:

© 版权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