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東印度公司復仇女神號于1835至1840年在利物浦建造,排水量六百六十噸,配備兩門三十二磅及四門六磅大炮,並可載船員九十人。自1840年3月啟航後,此船即開赴中國參與多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戰役。
藏品編號:RP 長度:95 厘米 寬度:21 厘米 高度:42 厘米
此徽章原為一對,懸於中環威爾斯親王軍營駐港英軍總部之入口大閘上,徽章上所刻之「1878」為添馬艦首次訪港之年份。
藏品編號:E97.984 長度:94 厘米 寬度:67 厘米
此炮彈於1997年10月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建築地盤出土,可能是原鯉魚門炮台堡壘內兩門六英吋隱沒式大炮的炮彈。
藏品編號:E98.284 長度:54.5 厘米 直徑:15 厘米
1940年,香港政府開始招募防空巡邏員,為戰爭作好準備。他們專責帶領市民躲避空襲,並提供急救服務。
藏品編號:E81.90 直徑:5 厘米
此套獎章包括1939-45星章、太平洋星章、防衛獎章及戰爭獎章。拉思伯恩是皇家炮兵團的成員,曾參與香港保衛戰。
藏品編號:E96.224-228 長度:各9 厘米 寬度:各3.8-4 厘米
彗星是英軍在二次大戰期間生產的最後一款中型坦克車,在1945年初的戰事中首次使用。這輛坦克車的裝甲厚達10厘米,可乘載五名人員,總負重量33,225 公斤。炮塔上裝有一枝77毫米口徑大炮,另有兩門7.92毫米口徑的機槍為輔助武器。在韓戰期間(1950-53年),英軍把一批彗星坦克車運到香港,其後只留下其中一輛,擺放在石崗軍營,直至1995年移交至博物館。
藏品編號:E96.223 長度:9米 寬度:3.1米 高度:2.6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