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 ─ 戰地記者

30.6.2017 – 30.4.2018

香港海防博物館
專題展覽廳

 

戰地記者早於十九世紀已於西方報業出現。他們隨軍進行採訪,透過電報將戰場上所見所聞向遠方的讀者報道,亦把重要事件記錄下來,成為後世重要的參考。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威廉‧霍華德‧拉塞爾更以客觀、忠於事實所見、道克里米亞戰爭 (1853-1856年) 而一舉成名,被後世譽為近代職業戰地記者的典範。

隨着攝影技術的發展和器材的改進,攝影廣泛應用於戰地新聞報道上。縱然早期的照片因技術及環境因素所限,攝影師只能在戰爭開始前或結束後拍攝,呈現較為靜態的影像,但仍足以為讀者帶來文字以外更為震撼的官能刺激,揭示戰爭可怕殘酷的一面。

隨着戰爭規模的擴張及武器殺傷力的不斷提升,戰地記者需不時身處險境採訪和拍攝戰爭前線的情況,加上軍方為防範記者洩露軍情,限制記者的採訪工作,甚至採取新聞審查,對記者的採訪工作造成不少阻力和困難,但他們仍憑着敏銳的新聞觸覺,冒着生命危險,發表令人動容的報道和影像。報道的內容不但記錄了事件最關鍵的時刻,更揭露戰爭帶來的暴力,引起讀者對戰爭挑釁者的痛恨和對受害者的同情。

本展覽回顧戰地記者的出現、他們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近年香港媒體參與戰爭報道的故事,當中包括十九、二十世紀的多場主要戰爭,如克里米亞戰爭、甲午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及越戰等。透過戰地記者的報道、影像和片段,讓觀眾認識戰地記者為報道戰事所付出的努力,體會戰爭的殘酷,揭露戰爭對家庭、社會和國家帶來的傷害,以及反思和平的可貴。

 

img1
噴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