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現代及香港藝術

香港地處中國南方一陲,百多年來從漁業社會發展成商貿都市,居民以中國人為主,然因華洋雜處的環境,使從生活方式以至文化、藝術各方面既保存中國優良傳統,又見西方思潮的影響,形成多元化的社會和文化特色。香港藝術家不斷在中國文化中尋根,同時亦吸收新時代的精神,在創作上銳意求新,積極改革,形成富地域色彩的獨特藝術風貌。

香港藝術早於1920至30年代已凝聚了發展的基礎。內地名家移居香江或來港交流日多,畫苑、美術社紛紛成立。自歐美學成歸來的藝術家,引入西方藝術,豐富了香港藝術發展的面向。

1949年以後,國內南北各地的藝術家相繼移居香港,當中以對傳統書畫藝術的發展,影響尤深。1950至60年代香港現代藝術蓬勃發展。現代主義思潮湧入,文化藝術瀰漫一片銳意創新氣氛。新水墨運動為傳統水墨注入嶄新意念和技法,豐富了水墨畫的面貌。以西方藝術形式創作的香港藝術家吸收中國文化精髓,形成融和中西的獨特風格。

1970年代以後,土生土長的戰後新一代為藝壇引入貼近現代精神的本土文化,形成跨媒介的藝術發展。他們致力探索自身及藝術的可能性,回應這時期香港人努力建立香港文化身份的社會思潮。

1990年代至今,香港經歷重要的歷史轉變,藝術家也藉由創作和實驗,更廣泛地探討轉變對歷史、文化、社會、政治、民生的影響,展現積極的人文關懷。隨著新世紀以來更多藝術空間的開拓、藝術教育資源的投入、藝術市場的成長和社會的關注,藝術的領域和生態將不斷擴展更新。我們期望透過香港藝術館跨越百年近5,000項的香港藝術藏品,為大家提供找尋香港藝術發展脈絡的線索。

  • 八仙圖
    • 丁衍庸(1902 – 1978)
    • 1973
    • 水墨設色紙本
    • 69 x 138厘米
    丁衍庸1902年生於中國廣東。1919至1925年間於東京美術學校學習繪畫,期間醉心於西方繪畫形式。1949年移居香港。

    丁衍庸早年攻油畫,後轉攻國畫,受八大山人(1626–1705)及石濤(1642–1707)影響殊深,能糅合中西畫法,自成一家。此幀作品,丁氏吸收了八大山人的意趣,融合表現主義的粗獷率真,以大膽簡練的筆觸和誇張幽默的人物造型,突出八仙的神髓。畫右下角離群自處、昂首向天的呂洞賓,一派桀傲不馴,正是畫家遺世獨立、不屈於俗的心聲寫照。
  • 花好月圓
    • 楊善深(1913 – 2004)
    • 1975
    • 水墨設色紙本
    • 120 x 30厘米
    楊善深1913年生於中國廣東。楊氏是嶺南畫派大師之一。他深受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高奇峰的薰陶,又在東洋水墨畫中得到啟發,並承襲日本京都派的凄美詩境和源自隔山派的鮮麗設色,加上楊氏師法自然,著重寫生,使其畫作充滿活潑生機。

    此幀作品展現楊氏早年曾深受日本畫家竹內棲鳳(1864–1942)的影響。楊氏以雙勾白描及縝密的構圖,描繪迷濛月色下,繁枝纖細,秋英草相互交纏,並點綴以葉下小鳥,依偎低語,詩意盎然,營造出朦朧氤氳的意象和氣氛。
  • 仲夏
    • 周綠雲(1924 – 2011)
    • 1983
    • 水墨設色紙本
    • 138 x 69.5厘米
    周綠雲1924年生於中國上海,1949年遷居香港。周綠雲早年曾追隨嶺南大師趙少昂學習傳統中國畫。60年代周綠雲受呂壽琨倡導的新水墨運動影響,在傳統國畫的基礎上變化創新。她利用油彩、塑膠彩和水彩等不同顏料,於宣紙上繪畫成獨特的肌理和意象,充份表現女性細膩、敏銳的觸覺。

    在此幀作品中,周氏放棄傳統水墨題材,以獨特的皴法營造抽象的旋渦狀構圖,畫面帶有強烈的動感。畫中央鮮紅的意象,既寓意躍動的細胞,又暗示廣大無垠的宇宙空間,使畫面增添玄幻神秘的氣氛,又不失現代氣息。
  • 黃河
    • 方召麐(1914 – 2006)
    • 1988
    • 水墨設色紙本
    • 144.2 x 189.6厘米
    方召麐於1914年生於中國江蘇。方氏早年曾隨國畫大師錢松喦、趙少昂、張大千等習畫。她既能繼承師傳,又不囿於傳統法規。她作畫設色濃烈,用筆豪放,不拘一格,氣韻蒼率拙樸。

    這幀「黃河」以赭石為主要設色。畫中描畫山石輪廓如同草書,構圖大膽,在廣闊的黃土高原上,畫家點綴以小巧的人物屋宇,與山巖巨石形成強烈對比,顯出整幅山水的雄奇壯偉。此外,畫家描繪人民船隻暢運河中,表現出畫家對祖國人民生活豐足的祝願和其對祖國的情懷。
  • 我在廟街的日子
    • 朱興華(1935 – )
    • 1999
    • 水墨設色紙本
    • 180 x 96 厘米
    朱興華1935年生於中國廣東。他的繪畫雖直接受西方文化所薰陶,可是他一直保留中國文化的一面,以水墨、顏料層層漬染的手法,表達他對人情世事的關懷。

    在這幀作品中,朱興華透過文字和圖象訴說出他十年前年在廟街生活的所見所聞。畫中密麻麻的文字,令人聯想起擠擁的廟街─這個素有「平民夜總會」之稱的市集。畫家透過巧妙的色彩及構圖安排,拼湊出他對舊香港的回憶,與及對那些零碎片段的眷戀及緬懷。
  • 渾變
    • 梁巨廷(1945 – )
    • 2001
    • 水墨設色紙本
    • 280 x 273.7 厘米
    梁巨廷1945年生於中國廣東。自1964年起追隨香港著名畫家呂壽琨學畫,後來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修讀藝術及設計課程。

    在這幀作品中,梁巨廷著重畫面的氣氛以求營造氣勢和意象。畫中強調水墨的質感及自由的筆法。構圖上,梁巨廷摒棄了傳統山水的視觀角度,把山水解構重組,以具象的筆觸畫出山石結構,期間穿插樹木溪流,交織出抽象的畫面。畫家更在作品的佈局上加入裝置意味:在兩幅大山水的揮灑間流下兩幅窄長而筆觸綿密的山水及白描花卉,從上而下逶迤於地,打破了傳統山水的欣賞意趣。
  • 各體書法二十屏之二
    • 馮康侯(1901 – 1983)
    • 1977-1979
    • 水墨紙本
    • 136 x 36.5 厘米
    馮康矦1901年生。他如許多廣東藝術家一樣,於戰後移居香港。馮康矦精通古文字、篆刻、書法。對三代吉金、秦漢碑刻及簡帛文牘均具深博識見,並竭力臨摹,融會變通,乃成個人面貌。其書法集篆體用筆之渾厚圓轉,和漢隸、北碑的雄健氣魄。

    此幀作品可見馮氏深厚的書法修養。其金石篆體,具剛正樸厚之風;南北碑體,則多融己意。題識所用小楷,集篆隸之意,古意盎然。其書學心得,亦見諸題識,尤是可貴。
  • 石濤畫語
    • 葉民任(1949 – )
    • 2000
    • 水墨紙本
    • 137.7 x 30.6 厘米
    葉民任1949年生於中國上海,書法和篆刻師承20世紀篆刻名家來楚生和陳巨來。1982年移居香港。

    這篇書法節錄自《石濤畫語》。葉民任特別喜歡清代書畫家石濤的學說。石濤認為書法該有時代性,能與時並進。這篇作品上的獨特書體,是葉民任自創的「雜書」。這種書體源自隸書,再結合篆刻的佈局結構,平添幾分古雅意趣。我們從這種別出心裁的書體,可見葉民任在書法領域上對字的變型、對比和圖像的探究。
  • 端午節
    • 陳福善(1905 – 1995)
    • 1977
    • 水墨設色紙本
    • 69 x 135 厘米
    陳福善1905年生於巴拿馬,1910年到香港定居。作畫素材一直以香港的風景和他自己的心境為藍本。幾十年來不斷將在港所見所聞,以中西合璧,亦新亦舊的手法表現出來。

    陳福善將潛意識的意念在這幀畫幅中表現出來,作品中四處可見被扭曲的神秘動物和物象。畫中的龍船,已成為現代香港社會中端午節的代表符號。而端午節亦由起初的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發展至許多傳統活動的一個節日。時至今日端午節觀賞龍舟競賽,也成了全家大小調劑身心的節日休閒活動。
  • 香港1897–1997海傍
    • 鄺耀鼎(1922 – 2011)
    • 1991
    • 油彩板本
    • 122 x 91厘米
    鄺耀鼎1922年生於澳門,1949年畢業於美國肯薩斯州州立大學,獲風景建築學碩士學位。1956年,鄺氏繼往英、法、意等地鑽研畫藝。鄺氏擅長油畫及版畫創作。

    在此幀繪畫中,鄺耀鼎以不同時空並置的手法,展現出香港在這個世紀的變化。他選擇了帆船作為百年前的象徵,然後又以高樓大廈作為當今香港的特徵。在畫面的處理上,作者以抽象化的圖形和鮮明的色階,把這兩件原本屬於不同時代的事物配置在一起以達致和諧。
  • 清幽
    • 王無邪(1936 – )
    • 1978
    • 水墨設色紙本
    • 40 x 185 厘米
    王無邪1936年生,60年代留學美國,攻讀藝術,是香港資深的藝術家及藝評家。他的山水畫代表他和大自然之間的溝通,那荒蕪的畫景表達畫家想要逃離石屎森林的心願。

    在這幅以雲山為題的作品中,他以平面設計的空間佈局、精細的線條和漬染的設色方法,創出別具一格的水墨風格。這幅畫打破中國山水畫的傳統構圖,注重空間的正負變化和幾何構造,使作品呈現現代感;但雅緻的設色和具象的山水細節描繪,卻保留了傳統山水的風韻,表現了傳統山水意象和現代幾何構圖的和諧結合。
  • 眼睛的故事
    • 陳餘生(1925 – )
    • 1996
    • 塑膠彩布本
    • 92 x 122 厘米
    陳餘生1925年生於香港,是香港知名的抽象派畫家。陳氏40歲才開始作畫,以其獨特的風格,獲獎無數。

    在此幀畫作中,畫的右方是一片圓形的紅色彩塊,上面長著兩對眼睛,趣味盎然。畫中,陳餘生通過不同的繪畫技法,去傳達一種重量感、空間感和質感。例如在圓形的邊緣,他會用實色去強調圓形的密度,使它看起來更有重量;而在圓形中間的半透明部分,以及黑色背景上的藍色筆劃,卻運用了鬆散、粗略的筆觸,透出多層次的底油,加強了畫面的質感。
  • 從荃灣到中環(局部)
    • 王亥(1955 – )
    • 1992
    • 油彩布本二聯屏
    • 154 x 274 厘米
    王亥1955年生於中國四川。1982年畢業於中國四川美術學院,主修繪畫,並於1988年移居香港。他的畫作常表現他對香港文化的理解,而且以寫實卻又反諷的形式,把香港的歷史、民生現象,以西方傳統的宗教肖像畫形式表達,藉作品訴說出自己香港的感覺和與香港的關係。

    乘地鐵由荃灣到中環,再由中環乘船往南丫島,約需三小時的旅程。這旅程曾是王亥從家中到畫室的必經之路。他把這幕地鐵上印象深刻的擠擁情景,戲劇化的凝固在畫面上。
  • 風竹
    • 文樓(1933 – )
    • 1988
    • 黃銅
    • 高25厘米 長45.6厘米 闊28.2厘米
    文樓1933年生於中國廣東。1960年來港定居。文樓秉承中國文化精神,從傳統美術及民間工藝中擷取題材,透過不同物料如銅、不銹鋼、石等,以幾何抽象形式創作,成為融會中西的獨特風格。

    竹在中國社會具有深遠的文化含意,是民族氣節的表徵,亦是文樓喜用的題材。這件銅雕模型以簡約的手法擷取一叢翠竹於風中擺動的生動型態。竹葉層層相疊,營造虛實相生的豐富層次及抽象的美感。
  • 靈十二
    • 張義(1936 – 2019)
    • 1976
    • 高274.5厘米 闊274.5厘米 直徑15厘米
    張義1936年生於中國廣東。張氏創作有多向發展,以風格獨特的雕塑及版畫見稱。他喜從中國古甲骨文字、龜甲及原始藝術等尋索題材。

    這件龜甲木透雕雙面屏風由四組柱式圖騰組成,各龜甲上均雕有圓形蠔宿及象徵古代占卜鑽灼的梭形空孔,而蜿蜒的虫蛀紋就貫接連繫各組的前後空間。作品整體靜中帶動,又滲透一份古樸幽秘、雄偉莊嚴的氣氛,反映藝術家融合中西文化藝術題材和表現技巧的獨特香港文化特質。
  • 音座
    • 夏碧泉(1925 – 2009)
    • 1985
    • 竹及木
    • 高125厘米 長42厘米 闊42厘米
    夏碧泉1925年生於中國廣東。1960年開始自修雕塑。夏碧泉的作品大都從大自然中吸取元素,帶有一種純樸的風格。

    夏碧泉這件作品便由簡單而富自然色彩的竹和木組合而成,造型獨特、簡潔。堅固的木製基座給安上樸素的竹枝,造型好像古代的樂器「竽」,它像是會幽幽地、自在地發出一種自然之音;而竹上的紅、黑顏料更為作品添上古樸的韻味。雕塑作品本身是靜態的,但它內在的動感和氣韻更耐人尋味。
  • 無題(城西夢續)
    • 梁志和(1968 – )
    • 1996
    • 油彩拓印紙本一組五幀
    • 各244 x 60厘米
    梁志和1968年生於香港。1997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士學位。梁氏曾於意大利修讀攝影課程,喜歡以針孔攝影和混合素材創作,探究城市空間、眾生面目和現代都市人的感情關係。

    梁志和這組拓印作品源自1996年,他展出的裝置作品中,水泥地上刻的香港60年代平民化粉麵店的餐單價目。這組拓印成了先前那件裝置作品的印證。作品本身帶有濃厚的懷舊感情,令人緬懷昔日生活,也是他對童年生活的感覺。作品以混合素材媒介與中國書畫形式相結合,成為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 十八羅漢(局部)
    • 何秉聰(1918 – 1999)
    • 1970 年代早期
    • 炻器一組十八件
    • 尺寸不一
    何秉聰生於1918年。自幼於廣東石灣習陶藝,曾與著名陶藝家廖堅、梁華甫、梁世培等交遊,精擅製作石灣陶瓷。

    這組十八羅漢素胎人物造像是何氏陶塑人物中的傑出作品。何氏的十八羅漢的造型參考了前人的陶塑作品,有關羅漢的繪畫及佛教經文,並為他們添上更人性化的親切感。未經施釉的人物造型突顯了何氏對衣紋、筋肉高超而細緻的塑造技巧。何氏融會了對中國書畫上的領會到他的陶瓷創作中,在這組作品中刻畫飛揚的衣袖或摺疊的袍服的線條兼有中國人物畫線條的靈動多變,可見何氏運刀如筆的嫻熟技巧。
  • 看似兩樣,其實一雙 / 看似一雙,其實兩樣(局部)
    • 羅士廉(1967 – )
    • 2002
    • 拉坯、注漿陶器及混合素材一組五項
    • 尺寸不一
    羅士廉1967年生於香港。1990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主要從事陶藝創作。1996年成立「大陶工作室」,專注於陶藝教學及創作。

    羅氏的作品主要探討「人」、「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造型簡樸,質感古拙。喜以陶藝裝置形式去表達他對生活和精神空間的體會和詮釋。羅氏的這組作品造形簡單、色調自然,給予人古舊、樸拙的感覺,表現兩種形態相似但意義相反的組合,以形狀及線條反映兩者之間的一致和分歧。
  • 禪畫
    • 呂壽琨(1919 – 1975)
    • 1970
    • 水墨設色紙本
    • 180 x 97厘米
    廣東廣州人,畢業於廣州大學。1948年移居香港。少年時隨其父呂燦銘習畫。早年好寫傳統山水、花卉,其後畫風轉趨抽象,並自創「禪畫」,以道釋思想融合中國水墨,別具風格。他積極推廣新水墨運動,於香港藝壇影響殊深。

    畫面上那點紅是佛教的蓮花加以變化出來的,常見於呂壽琨60、70年代獨創的禪畫系列中。此畫以濃淡、乾濕和闊大筆觸表達線條和塊面,與畫面的留白形成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以白當黑的效果,表徵天地間虛實相生、萬物生化的法理。畫中的蓮心則象徵純潔不染,甚有出塵之意。
  • 天書
    • 徐冰(1955 – )
    • 1987 – 1991
    • 混合素材
    • 1500 x 850 x 400厘米
    • 北山堂基金贊助
    徐冰生於重慶,是國際知名的當代華人藝術家。1977年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7年獲碩士學位。他在1990年移居美國,並於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的榮譽獎項「麥克‧阿瑟天才獎」;2004年再獲英國頒發的「國際當代藝術獎」。

    徐氏以楷書的風格,將漢字的邊旁部首重新組合拼湊,創造出貌似漢字,而不是漢字的字型,並模仿古籍的排版,印製線裝書和大型條幅,以大型裝置方式展陳。在《天書》中,徐冰將沒人能讀懂的文字舖天蓋地充滿於展示的空間,彷彿放置在一個祭壇上,結合了中西元素,震撼了中國漢字文化傳統。
    • 張義(1936 – 2019)
    • 1970
    • 青銅
    • 83 x 58厘米
    張義生於廣州,於50年代末返港後便開始雕塑創作。1964年於香港博物美術館(今香港藝術館)舉辦首次個展,1979年榮獲英國政府頒授榮譽MBE勳銜,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1998年移居美國洛杉磯。

    張義的作品融匯中外貫通古今,結合了上古先民的藝術圖騰及西方現代藝術的概念手法。龜甲一直是張義喜愛的題材,以至甲骨文拓本上的灼洞和裂紋等等,都成為了張義作品中極具代表性的藝術符號。這一作品可見龜甲的結構,佈局則富有現代設計幾何分割的元素,青銅的材質肌理令作品古意盎然。
  • 香江幻彩(局部)
    • 王無邪(1936 – )
    • 1999
    • 水墨設色紙本
    • 47 x 373.6厘米
    原名王松基,生於廣東省東莞市,1938年移居香港。1958年隨呂壽琨習水墨畫。60年代初留學美國,獲馬利蘭藝術學院學士及碩士。王氏於1974年起任香港理工學院設計系高級講師,並於1976年獲委任為香港藝術館名譽顧問。於1984年移民美國,並於1996年回歸香港定居。

    90年代王氏回歸香港之後,初以香港的景物為創作的題材。《香江幻彩》是為香港回歸誌慶的其中一件作品,代表王氏心中的「回歸之夢」。此作透過幾何元素及印象派的點彩技巧,演繹絢爛的維港兩岸,表達畫家對新時代的憧憬,流露他的家國情懷。
  • 周潤發試身室
    • 石家豪(1970 – )
    • 2009
    • 塑膠彩布本,電腦打印及不透明水彩紙本一組十件
    • 8件繪畫各120 x 80厘米;2件拼貼各50 x 80厘米
    生於香港,1994年及2001年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分別獲文學士及藝術碩士。石氏對傳統中國畫的工筆重彩技法掌握嫻熟,加以變化運用。他的作品含有裝飾意味和反映流行文化的思維。

    周潤發是著名的香港電影明星,石氏透過周潤發在電影內的不同造形,展示他在影壇中的經歷及轉變,藉此以香港流行文化指標所衍生的身份議題進行探索,通過塑膠彩和拼貼呈現了他對衣飾與意識間不同層面的思考,並透過外觀和包裝來反映文化在不同媒體中的轉化。
  • 火浴
    • 韓志勳(1922 – 2019)
    • 1968
    • 油彩絲印布本一組三幀
    • 132.1 x 396.3厘米
    韓志勳生於香港,1941年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曾任職郵政局,並自學繪畫。90年代初,韓氏移居加拿大。2000年回港定居,同年中風,惟仍奮力繼續創作,畫風漸趨自由灑逸。

    60年代,韓氏的畫風進入抽象期,喜用不同的元素及媒介進行探索,把照片結合絲印版畫及塑膠彩,用了強烈的對比顏色、圓形和方形作畫,「圓和方」更成了韓氏的個人表徵,這種效果在當時可謂相當前衛,此畫看久了還有令人眩目之感。
  • 聯合國─中國紀念碑:天壇
    • 谷文達(1955 – )
    • 1998
    • 混合素材
    • 約300平方米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捐贈
    生於上海。198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1987年移居美國紐約,並開始創作大規模裝置。谷文達是國際知名的當代華人藝術家。作品主要由頭髮黏合和具透光度的書法掛帘組成,而掛帘上的文字似是中文、英文、阿拉伯文及印度文。它們或許會被理解為各國失落了的傳統古文字,其實它們是谷氏自創的「偽文字」。這些不能被理解的符號,對操任何一種語言的人都未能發揮其意義,亦象徵不同文化之間所存在的誤解、恐懼和焦慮的感受。
  • 行李
    • 馮力仁(1964 – )
    • 2005
    • 敷色柚木一組五件
    • 120 x 200 x 200厘米
    馮力仁生於香港,於1993年修畢香港大學校外課程舉辦之現代雕塑文憑課程,同年隨唐景森先生習木刻。1994年修讀加拿大雪爾頓學院玻璃課程,曾參與多個本地展覽。作品多以中產為題材,以木材為主要創作物料。

    馮氏試圖透過五個人物,分別是為客人提起行李的的士司機、放工後往超市購日用品的白領男士、替孩子提書包的主婦、為客人提著購物袋的酒店服務員,以及拖著沉重的紅白藍袋往返內地與香港運貨的人,探討香港人經歷過幾年經濟巨變後的生活。表面上物質生活看似豐裕,街上、店中仍擠滿著購物的路人,似已復原;但惶恐與無奈己成為在這城市中生活的一部分,將來又會怎樣?
  • 大雪中
    • 劉國松(1932 – )
    • 2009
    • 水墨設色紙本
    • 94 x 186厘米
    劉國松生於安徽,祖籍山東青州,1949年定居台灣。自幼學習傳統國畫,後改習西畫。大學畢業後,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曾於世界各地大學任教,包括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美國愛荷華大學與威斯康辛州大學客席教授及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所長。

    畫中所呈現的是大自然所給予他的靈感,是超現實的浩瀚雪景,既壯闊且恬靜,雖深沉又純潔,甚具詩意,氣韻渾成幽渺的意境,獨具創新精神,令人一見難忘。
  • 細說當年
    • 馮永基(1952 – )
    • 2009
    • 水墨紙本,一組十二幀
    • 138 x 420厘米
    • 馮永基先生捐贈
    馮永基生於香港,1967年開始研習中國繪畫。1978年獲美國路州州立大學建築學士。1983年至1985年於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跟隨徐子雄先生習課,並於1985年獲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中國水墨畫文憑。馮氏為建築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兼任副教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發展委員會非董事局成員,以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專家顧問。

    作品以香港島嶼群為題,以簡約稚拙的筆觸,加入設計元素,繪畫出沒有城市發展的香港島嶼自然景觀,表現出一種親切平和之感,藉以表達他對土生土長的香港的情感。
  • 鳳儀街17–19號
    • 程展緯(1972 – )
    • 2002
    • 針孔攝影,一組二十四幀
    • 180 x 240厘米
    程展緯生於香港,1996年入讀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1999年獲碩士學位。曾參加多個本地及海外的聯展,表現手法以混合媒介為主。於2006年完成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及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的藝術家駐留計劃。

    程氏將一整個房間變成針孔相機,光線穿過細小的針孔,將清晰和上下倒轉的窗外景色投影在房間的牆上。藝術家在幽暗的「相機」內,憑觸覺把剪裁成小幅的相紙貼於牆上,作為菲林底片。當曝光及沖晒完成後,藝術家將相紙整齊拼合,並製成正片,得出圖中的照片,探索攝影技術的可能性。
  • 給想飛的人
    • 林嵐(1973 – )
    • 2003
    • 木一組廿三件
    • 尺寸不一
    • 林嵐女士捐贈
    林嵐生於福建,199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獲碩士學位。曾參與多個國際藝術家交流駐場計劃。近年活躍於社區藝術及公共藝術計劃,她成立國際藝術家交流工作坊(AiR Association),致力推動本地藝術社群跟海外的交流,及對社區的探索。

    林氏的創作以木製的雕塑為主。她以童話式的表現手法,反映對現實生活的所思所感。2003年沙士爆發期間,醫護人員盡忠職守,甚至犧牲自己,林嵐以《給想飛的人》向他們致敬。在這件作品中,這些折斷了的翅膀,仍牢牢地屹立在每個人的心中及這片安樂土上。
  • 飄簧
    • 費明杰(1943 – )
    • 2006
    • 混合素材
    • 尺寸不一
    • 香港藝術館之友及水墨會有限公司捐贈
    費明杰1943年生於中國上海,1952年移居香港,1967年於美國肯薩斯州市學術學院修畢藝術學士學位課程,並於1970年獲藝術碩士學位。曾於香港、台灣、及美國舉行個展。

    費明杰專長雕塑,擅於以各種物料,如銅、紙、樹枝、種子等,製造出各樣的植物。此作是費氏創作的花園,靈感來自多年來對有機形態的研究,範圍包括東與西、現實與虛構、傳统工業塑材。費氏喜創新,不斷累積知識和經驗,把作品注入新意,尤喜採用雕塑解讀自然規律,充滿象徵意味。
  • 動耶?靜耶?
    • 劉國松(1932 – )
    • 1998
    • 水墨、塑膠彩及拼貼紙本十一聯屏
    • 185 x 478厘米
    • 劉國松先生捐贈
    雖看似萬物澄靜,實際上日月轉移,從不間斷,因此劉國松為這幅作品命名為「動耶?靜耶?」。這作品為劉氏經典的「太空系列」創作之一,以水墨及塑膠彩繪於有特殊肌理的「國松紙」上,再綜合其他技法如拼貼法和噴霧法等,把想像中12個一同展現於宇宙的太陽描繪出來。太空深遠穆靜而又恒久運作不息的境象,更為觀者帶來無限的思索空間。
  • 為君裁
    • 王少陵(1909 – 1989)
    • 1941
    • 油彩布本
    • 89 x 120.5厘米
    • 徐振玉女士捐贈
    「嚴整的構圖,純正的線條,異樣和諧的色調,和沉鬱的筆觸。」為香港文藝協會創辦人之一穆時英對王少陵的畫作的看法。在這幀作品中,透過一位穿著淡紅旗袍正在專注地縫製清代官服的女士,以及在她背後牆上隱約可見的中國山水畫,王氏描繪了一個彷如把一段段中國歷史同時展現的時空交錯空間,以至誠默默地訴說著變幻的蒼生世情。
  • 人工地景系列(局部)
    • 朱德華(1962 – )
    • 2004
    • 數碼彩色照片一組五張
    • 各121 x 151厘米
    • 香港藝術館之友捐贈
    「現實的確是一個虛擬的場景。」正是朱德華拍攝這輯照片的寫照。朱氏在這輯照片中分別拍下了將軍澳堆填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儲水庫、石澳礦場、元朗建築廢料場及柴灣廢物回收站的景物。照片中這些所謂的「地景」,皆是由人類創造出來,朱氏以此記錄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亦希望透過他的作品讓觀者對這現實境況作出反思,對大自然多一點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