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吴冠中画作及个人文献

吴冠中 (1919 – 2010) 是二十世纪中国以至国际画坛的一代大师,生于江苏宜兴,早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承林风眠、潘天寿。 1947年考获奖学金远赴法国留学,当年一同赴法的还有雕塑家熊秉明。 1950年吴冠中决定回国,期间途经香港。他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被调配到河北农村劳动,但仍坚持绘画。历年来他从油画入手,转向水墨后,一直中西求索,作品糅合了中国传统水墨与西方现代绘画的美学观点和内涵,树立了独特的「吴家作坊」特色,创下不少经典作品。

吴冠中与香港渊源甚深,他先后多次踏足香港,举办画展,亦常应邀出席学术研讨会及演讲,广结艺缘。他还专门到香港街头写生,画作屡以香港城市风物为题材。 2002年,吴冠中于香港艺术馆首次(亦是唯一一次)作公开写生示范,冒雨描绘维港景色,蔚为艺坛佳话。他对香港的文化环境极表赞赏,曾明言香港是一个制度公正、做实事、重真性的地方,是他「可以看到东方,也可以看到西方」的交汇点,与他的艺术创作不谋而合。

吴冠中曾表示他最优秀的作品是要留给国家和人民大众的,生前多次向国内外的公营博物馆捐赠作品。历年来他及家人对香港艺术馆捐赠不断,至今累积达450多项,连同艺术馆早期购入的两幅画作及私人收藏家的捐赠,香港艺术馆成为拥有吴冠中作品最多及最丰富的艺术机构,并成为国际上现代中国绘画收藏及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

这批珍贵的藏品包括吴冠中从具象迈向抽象的油画、水墨画、七十年代下乡「粪筐」时期的画作、多幅经典画作的素描写生原稿,以及个人文献例如文章手稿、画箱及画具、留学法国证件、法国政府颁授勋章等珍藏,完整呈现艺术家逾半世纪创作的重要历程,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亦见证着吴冠中与香港艺术馆的珍贵情谊。

  • 乡情与乡愁
    • 1991
    • 水墨设色纸本
    • 83.5 x 164.5厘米
    艺术馆购藏了两幅吴冠中的作品,这幅画作便是其中之一。当中燕子、粉墙黛瓦及藤蔓常常出现在吴冠中绘画他家乡江南的画作中,成为他发展江南系列的重要标记。

    他曾写道:「我画过不少藤萝,惑其曲折多变。每写生命之藤,即便刻画得真实细致、淋漓尽致,事后总感到仍未能曲尽其缠绵。图画有情思未尽,情结未解。」他着迷于此题材,也许正是缘于一种乡情与乡愁。
  • 双燕
    • 1981
    • 水墨设色纸本
    • 69 x 138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黑、白、灰是江南春阴的主调,也是吴冠中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是他艺术道路的起步。他曾说过:「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双燕》以中国水墨技法糅合西方几何的概念,启发了吴冠中在八十年代积极探索东、西艺术结合的创新路径。此后他继续尝试用近乎抽象的几何去表达东方情思,创作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作品。

    2002年,香港艺术馆举办「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大型回顾展,将《双燕》、及后创作的《秋瑾故居》及《忆江南》并列,以展现吴冠中从具象到接近抽象的进程。吴冠中参观展览后非常欣赏这个呈现手法,形容自己「心灵的隐私被示众了。不同时期作品的筛选与组合揭示了作者数十年来奔忙于何事……作者的喜悦莫过于被理解,遇知音。」

    就这样,吴冠中把这三个女儿都交托给香港㙯术馆这个知音了。
  • 秋瑾故居
    • 1988
    • 水墨设色纸本
    • 68 x 137.4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黑、白、灰是江南春阴的主调,也是吴冠中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是他艺术道路的起步。他曾说过:「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双燕》以中国水墨技法糅合西方几何的概念,启发了吴冠中在八十年代积极探索东、西艺术结合的创新路径。此后他继续尝试用近乎抽象的几何去表达东方情思,创作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作品。

    2002年,香港艺术馆举办「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大型回顾展,将《双燕》、及后创作的《秋瑾故居》及《忆江南》并列,以展现吴冠中从具象到接近抽象的进程。吴冠中参观展览后非常欣赏这个呈现手法,形容自己「心灵的隐私被示众了。不同时期作品的筛选与组合揭示了作者数十年来奔忙于何事……作者的喜悦莫过于被理解,遇知音。」

    就这样,吴冠中把这三个女儿都交托给香港㙯术馆这个知音了。
  • 忆江南
    • 1996
    • 水墨纸本
    • 69.5 x 138.5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黑、白、灰是江南春阴的主调,也是吴冠中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是他艺术道路的起步。他曾说过:「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双燕》以中国水墨技法糅合西方几何的概念,启发了吴冠中在八十年代积极探索东、西艺术结合的创新路径。此后他继续尝试用近乎抽象的几何去表达东方情思,创作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作品。

    2002年,香港艺术馆举办「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大型回顾展,将《双燕》、及后创作的《秋瑾故居》及《忆江南》并列,以展现吴冠中从具象到接近抽象的进程。吴冠中参观展览后非常欣赏这个呈现手法,形容自己「心灵的隐私被示众了。不同时期作品的筛选与组合揭示了作者数十年来奔忙于何事……作者的喜悦莫过于被理解,遇知音。」

    就这样,吴冠中把这三个女儿都交托给香港㙯术馆这个知音了。
  • 都市之夜
    • 1997
    • 水墨设色纸本
    • 96.3 x 179.8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除了小桥流水的水乡情怀,繁华的都市也是吴冠中喜欢入画的题材。他作了各种探索,竭力想以水墨表现夜都市的亮度,却总是感到水墨在渲染后效果太弱。

    积累多次表现夜都市的成败后,他于78岁时创作了《都市之夜》,并撰文详述了探索的过程和当中的体会:「我首先着力于浓墨粗笔的横与直的交错,楼层间参差错落的错觉,似楼非楼都是楼,前楼后楼碰撞不相让,极目层楼,谁主沉浮,顶天立地争春秋。其实画面表现的是楼群之整体而非具体的楼与楼的加法,因而其中并无某一座具体而独立的楼,而且也不是香港,不是东京,不是纽约,不是北京、上海或深圳。大点小点,是窗是户,非窗非户,都属楼形之辅助,线面之帮腔。那浓重的红、黄、绿色块色点,跳跃着镶嵌在黑、白、灰的层面上,是夜之眼,灯红酒绿的喷发,画面的最强音。」

    这幅画作可说是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画现代化的观念,亦展现了他在艺术中永不言倦的探求精神。
  • 扎什伦布寺
    • 1961
    • 油彩板本
    • 44.6 x 119.6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此乃吴冠中其中一幅较早期的油画,而西藏是其中一个影响他创作手法的地方。

    1961年,吴冠中跟随美协组织画家到西藏写生五个月。虽然路途艰险,又要面对高山气候,身体十分难受,心情却是兴奋得「如获彩票」。他坐车途经一个地点时觉得那里风景别具魅力,构成新颖奇特的画境,于是决定明日一大清早要提着画箱到那里写生。可是走了四个多小时却总找不到昨日的景色,反复比较下他才恍然大悟是速度改变了空间,不同方位和地点的雪山、飞瀑、高树、野花等等被速度搬动,在错觉中构成异常的景象。

    这个经历使他开始在画作中「移花接木」,对不同景物的远近与左右安置作了极大的调整,为构图增添创意。他称这创作方式为「搬家写生」。 《扎什伦布寺》便是其中一幅「搬家写生」出来的成品。
  • 水巷
    • 1997
    • 油彩布本
    • 73 x 60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生长于宜兴,虽曾走遍大江南北去写生,他却总是情牵江南。 《水巷》是他心中典型的江南人家。

    他特别喜欢早春时份的江南,呈现着朦胧的半透明的冷灰色调,与白墙黑瓦构成宁静和谐的画面。其中有一些红、黄、绿的彩点,吴冠中形容像是镶嵌似的点缀了画面,它们代表了江南人家的活动、晾晒的衣裳。由于在整体银灰调环境中占面积极小,是色彩的浓缩点,就算鲜艳的色彩也不会刺眼。这些彩点亦成为他画作的特色之一。
  • 苦瓜家园
    • 1998
    • 油彩布本
    • 80 x 100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早于年青时代,吴冠中以「荼」为笔名,「荼」即「苦」也,预示追求艺术的道路永无坦途。

    吴冠中一生确实经历过崎岖曲折,他曾以苦瓜比喻自己的命运:「谁也没有选择投胎的自由,苦瓜藤上结的是苦瓜子,我晚年作过一幅油画《苦瓜家园》。苦,永远缠绕着我,渗入心田。」

    对于他而言,苦瓜不苦,因他已嚼透黄连。
  • 维港写生
    • 2002
    • 箱头笔及水彩纸本
    • 36 x 57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2002年,「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展览期间,吴冠中于香港艺术馆首次(亦是唯一一次)作公开写生示范,冒雨描绘维港景色,蔚为艺坛佳话。

    通过画家的文字,我们更可体会他在整件事情上的心路历程。他忆述:「由于群众的热烈要求,艺术馆与我商量,希望我做一次公开写生示范。我作画一向不愿人旁观,更不做示范表演,表演时是无法进入创作情绪的。但他们解释,如今画家很少写生,青少年不知写生从何着手,而我长期不离写生,希望不错失这唯一的良机,给年轻一代一些鼓励吧!我无法推辞主人的心意和群众的热忱,就只好做一次『服务』性的写生示范,重在服务,难计成败了。他们准备从第一笔落纸便开始摄像,一直到最后一笔结束,展示写生的全过程,将作为稀有的资料档案。对象就选维多利亚海港,我就在艺术馆的平台上写生……写生那天,大厅里挤满了人,但,天哪!天降大雾,视线不及五十米,维多利亚港的高楼大厦统统消失于虚无缥缈间。浓雾不散,群众焦急,我当然不愿有负群众的渴望,便凭记忆,对着朦胧表现海港的层楼和往来的船只,而在如何构成楼群,其落笔先后和控制平衡等手法中也许还能予人一些参考,写生并不是抄袭对象,写其生,对『生』的体会,人各有异。」
  • 补网
    • 2009
    • 油彩布本
    • 80 x 100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1982年,吴冠中在浙江温岭县石塘渔村从高山鸟瞰渔港,看到被拉扯开的渔网如伏卧着的巨大蛟龙,渔民衣衫的彩点分布在渔网上,仿似是音符疏疏密密地散落在琴弦上。他看到色彩,亦看到韵律,对此景象感到十分震撼,回家后试图依据素描稿用水墨捕捉那一刻的感受。他先用墨绿色表现渔网的真实感,却总觉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覆尝试后他改用黑墨一笔过去表现渔网。黑色比绿色沉着多了,网中代表人物的彩点在黑网中闪烁得更鲜明。由于背景渔港的具象烘托,观众亦很容易意会这抽象形式的补网,正好体现他在对抽象绘画须要与人民的感情有交流──「风筝不断线」的创作理念。

    《补网》水墨画在1995年香港艺术馆首次举办吴冠中的主题展览「叛逆的师承──吴冠中」内展出。 2009年他以油画再次表现这主题,整体感觉再抽象一点,以黑色油彩表现的渔网比水墨更有力,由此看到吴冠中一生与油画和水墨、东方与西方艺术之间的不断探索。
  • 抛了年华
    • 2009
    • 水墨纸本
    • 69 x 138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树老根出,荷老枝折,宁折毋屈,不惜年华。」

    残荷在吴冠中的心中有着特别的意义。他的家在北京北海公园附近,当工余时间或节日,他常到公园散步。文化大革命期间生活苦不堪言,连画也不敢创作。有一次他经过北海公园,看到冰封的水面上插着高高低低枯残的荷叶与枝条,叶子都败落,许多干茎却仍矗立着,显得格外挺拔,格外乌黑,亦透露着深藏骨髓的人生苦难的滋味。悲壮又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发他创作的欲望,却因当时的环境压力而未有动笔。

    多年后他决心追捕逝去三十多年的画意,以油画表现其悲壮,以水墨表现其「宁折毋屈」的风骨。这亦是吴冠中一生的写照。
  • 汉柏写生原稿
    • 1974
    • 箱头笔纸本
    • 102 x 312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1974年,吴冠中在苏州光福的司徒庙看到那被乾隆皇帝命名为「清、奇、古、怪」的四株巨大汉柏。汉柏曾被雷劈,虽折臂断腿却依然存活,烧焦过的破片更在泥里发出新枝。他被其独特的形态和顽强生的命力所深深触动,站在树前仔细地把它画下来。

    吴冠中以其敏锐的观察去处理此复杂的画境,谓:「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画家背着油画箱绕树丛往返寻找写生角度,但四周都布满龙蛇,剪不断,理还乱,难于下笔!最后我用几张高丽纸接起来绕着树丛写生成长卷。」他返京后多次再以此题目创作,经数年后方作成一系列以汉柏为母题、点线盘缠的半抽象画作,例如这幅《苏醒》,他形容为「沉睡后的苏醒,粗线昂扬、瘦线穿流,彩块、色点纷飞,春迟春早,竭力表现生命力的苏醒。」
  • 苏醒
    • 2007
    • 水墨设色纸本
    • 48 x 59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1974年,吴冠中在苏州光福的司徒庙看到那被乾隆皇帝命名为「清、奇、古、怪」的四株巨大汉柏。汉柏曾被雷劈,虽折臂断腿却依然存活,烧焦过的破片更在泥里发出新枝。他被其独特的形态和顽强生的命力所深深触动,站在树前仔细地把它画下来。

    吴冠中以其敏锐的观察去处理此复杂的画境,谓:「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画家背着油画箱绕树丛往返寻找写生角度,但四周都布满龙蛇,剪不断,理还乱,难于下笔!最后我用几张高丽纸接起来绕着树丛写生成长卷。」他返京后多次再以此题目创作,经数年后方作成一系列以汉柏为母题、点线盘缠的半抽象画作,例如这幅《苏醒》,他形容为「沉睡后的苏醒,粗线昂扬、瘦线穿流,彩块、色点纷飞,春迟春早,竭力表现生命力的苏醒。」
  • 朱颜未改
    • 2001
    • 水墨设色纸本
    • 45 x 48.2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2010年,吴冠中将四幅绝笔遗作,连同2001年绘画的《朱颜未改》一并捐赠给香港艺术馆,这作品自完成以来一直挂在吴家的客厅里,可想而知,吴冠中对此画有着特别深刻的感情。

    他在《文心画眼》一书中写过一篇同名短文:「李煜哀痛地思念他失去了的豪华宫殿:只是朱颜改。流水留不住落花,落花留不住红,谁也留不住红。我浓抹重彩,一味显示朱颜未改,或朱颜不改,一厢情愿。」

    吴冠中把线条都抽掉了,只留下色点和块面。这样抽象的画面,也许有人会认为他「风筝不断线」的线断了,但他自己则认为「即使断了有形的线,却没有放弃手中的遥控。」这条不断的线,就是「感情」,所以他不作纯形式的抽象,诚如他说:「道是无题却有题」,作品往往别有寄意,道尽画家心中的真说话。无论艺术形式、手法怎样改变,感情却不变,「朱颜未改」。
    • 1972
    • 油彩纸板
    • 36.2 x 28.2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1950年从巴黎回到中国后,遇上连串政治运动,令他的人生及艺术创作受到极大冲击。于文革时期,他曾一度被禁止绘画,后来被允许每星期绘画一天。由于资源短绌,他以小黑板当画板、农家粪筐作画架,因此被戏称为「粪筐画家」,但他毫不介意,因为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的享受,令他忘却当下的困苦。那时他画了一幅幅农家的风景,因为地方资源有限,所以画的尺寸都比较细小。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吴冠中并没有放弃艺术,反而在创作上不断革新。
  • 中国城
    • 1993
    • 水墨设色纸本
    • 68.5 x 68.2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爱画江南景色,不仅因为他是江南人,更主要是由于他在杭州学艺时才开始意识到美感的触觉。

    他画过大量江南民居,当中画得最多的是黑瓦白墙的故宅。那黑块与白块的组合美,对照与交错出千变万化的景象。他被此深深吸引,从而逐步减去房屋的具象细节,转化成几何结构之美。

    以江南出发,吴冠中致力发展一套独特的视觉元素,并引领观者进入抽象美的欣赏世界。
  • 仰望与横看
    • 2001
    • 水墨纸本
    • 68.7 x 139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一生竭力往返水墨和油画之间以探索他的艺术之路。他曾比喻水墨为河流,而油画则是那并行着的道路。他由小道开始走出去,走了一段又从小河里游一段,感到油画山穷时换用水墨,然后水墨又有面临水尽时,便回头再走进油彩之路,到了晚期时水路陆路交替前进,是中国以至世界上少有水墨及油画皆精的艺术家。

    他在这幅画作以简单线条表达他常画的白墙黑瓦,并写道:「仰望:山外青山楼外楼。横看:起伏人生,水陆兼程」。他的一生由艰苦至传奇,在追求艺术的路上遇过东西方艺术的两座巅峰,这幅画作可谓他为自己一生的总结。
  • 忆杭州(桥)
    • 2005
    • 水墨设色纸本
    • 35.1 x 45.9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喜欢桥,在他成长的江南地区有很多「小桥流水人家」,常常都会把桥画入画中。他除了喜爱桥的诗意美,更喜欢它的形式美。圆的桥洞、弧的桥背,在他的眼中极具线条美。桥与流水相交、也与由民居组成的块面互动,在不同的环境中展现变化多端的画面。而桥也是线与块面之间的媒介,是沟通线和面间形式转变的重要元素,所以吴冠中更爱桥的象征意义。

    他曾说:「我想造一座桥,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他既学国画,也学西画,以传统绘画为造桥的材料,努力在油画中探索民族化,在水墨中寻求现代化,创作一幅幅独特的画作。
  • 鲁迅故乡
    • 1977
    • 钢笔及墨水纸本
    • 13.2 x 18.5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从小喜欢鲁迅的作品,甚至曾立志要成为像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他曾说过:「我一生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吴冠中读到鲁迅以江南水乡风物和人家为背景的小说,感到份外亲切。他曾经多次专程去过绍兴写生,画过鲁迅住过的皇甫庄、外婆家故址、百草园等,1956年时还曾住在鲁迅故居的厢房里,幻想他在灯下写作中的情景。在众多鲁迅故乡画作中,吴冠中认为这个画面最具代表性:「从山头俯视绍兴城,黑、白、灰色块,构成动人的斑驳绘画感」。江南多平地,难以绘画城市整体。吴冠中选取在绍兴的所见所闻,通过组合构成这个俯瞰角度的画面。
  • 苏州狮子林
    • 1980
    • 钢笔及墨水纸本
    • 23.3 x 33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具有艺术家的慧眼,往往能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美。

    有一次他在苏州狮子林看到那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太湖石群,园林面积虽细小,却变化出多样的风景。他看到太湖石的造型美、石与石之间穿插的线条美,以及石群组成的抽象美。他以钢笔画下速写,其后创作了一幅幅以太湖石为主题的油画和水墨画,而这幅速写则是其中一幅经典水墨画《狮子林》的原型。

    此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以点、线、面构成太湖石群,来歌颂太湖石的抽象之美。他特意在石群高处嵌入树木与亭,使观众亦不难理解所画的是园林。吴冠中善于选取景物中的美学元素,解构为抽象的线条造型美,又不忘以艺术与民众沟通,创作公众都能理解的作品。
  • 宁波水乡
    • 1980
    • 钢笔及墨水纸本
    • 23.6 x 32.8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将他的其中一幅经典水墨画《双燕》捐赠给香港艺术馆,其后我们有幸也获得此画的原稿《宁波水乡》,原来它的创作过程也是十分传奇性。

    1980年代,吴冠中任教工艺美院期间,曾带领学生到苏州甪直写生实习。在苏州上完课,学生们返回北京去了,他的一位研究生钟蜀珩随他去舟山群岛写生。他们离开舟山到宁波准备乘火车回京,看到离开车尚有时间,便到附近观察。一路走来,吴冠中被滨河几家民居吸引,激动得匆匆画速写,钟蜀珩发觉将近开车时间,催他急急奔回车站。他笑谓「路人见我们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在猛追,以为出了什么事故,我们踏进车厢,车也就慢慢启动了」。

    《双燕》的母体就是在这匆匆的一刻诞生。
  • 吴冠中画箱
    • 木、金属及油彩
    • 8.8 x 43 x 15.5厘米
    • 吴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赠
    吴冠中曾说:「调色板是画家创作的起跳板,此处烙印了作者的个性、喜怒,或隐或显反映其风格。」

    这个画箱及调色板陪伴着吴冠中走遍大江南北、创下了不少作品,如今都捐赠予艺术馆,让观众能从中端详揣摩艺术家的个性和风格,细细感受画家在艺途上驰骋中西所留下的岁月痕迹。
  • 雀仔街
    • 1990
    • 钢笔及墨水纸本
    • 53.5 x 47.2厘米
    • 梅洁楼文化创意基金有限公司捐赠
    吴冠中及其家人对艺术的无私奉献,除了令公众可在艺术馆欣赏他的画作,更感动了其他收藏家将画作捐赠,使我们的吴冠中馆藏更丰富和完整。

    1990年,吴冠中应香港土地发展公司邀请,到香港为即将拆卸的旧街进行写生,并举办「吴冠中眼中的香港」专题画展。他对雀仔街(康乐街)、李节街、花布街(永安街)、得云茶楼等古旧的街市和老屋进行写生,把这些已被拆卸的历史遗迹一一收入画中。吴冠中笔下的香港最终能够成为香港艺术馆藏品,确是别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