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羅芷盈

四十年來,音樂事務處致力推廣音樂,培育了不同年代的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藉此時刻,音樂事務處邀請一眾傑出舊生及音樂總監分享他們在音樂事務處的點滴,見證音樂事務處的成長。

羅芷盈 (音樂事務處青年合唱團前團員)

羅芷盈自小參加學校合唱團,讀中三時,老師向同學介紹音樂事務處的香港青年音樂營。本着不妨一試的心態,羅芷盈自此便與音樂事務處結下不解之緣。當時,羅芷盈與一位好朋友一同報名參加音樂營合唱團,可是只有她獲選。她曾想放棄參加,但在營前排練時發現其他團員的歌唱水準超卓,令她大感驚訝。「他們都很喜愛唱歌,而且水平相當高。」她因而鼓起勇氣繼續參加音樂營,後來更參加了音樂事務處青年合唱團,遇到來自不同背景的團員,羅芷盈逐漸發覺自己更熱愛合唱。「合唱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大家一同下功夫,同心合力才能唱出和聲,唱出動聽的樂曲。」

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令羅芷盈知己知彼。「我在音樂營時經常練習至喉痛聲沙,不時帶備喉糖,但我發現其他團員根本不需要喉糖,這讓我明白日常訓練和練習的重要。」羅芷盈特別提到當年音樂營的合唱指揮李菁,對她影響深遠。指揮李菁讓她明白,合唱不僅是一門藝術,讓所有團員朝着同一目標邁進,也體現堅毅的精神。「我原本在大學修讀言語治療,開始工作後,對合唱的熱情卻絲毫不減。於是我想,我是否應該走音樂的路?後來我回到大學修讀聲樂。」

指揮李菁同時也教導羅芷盈學習的方法。「指揮在排練時很清晰地為團員設定目標。目標達到後,大家便快樂地結束練習。後來我發現這並非李菁獨有的習慣,很多指揮也會為團員設定清晰的訓練目標,引領大家一起達標。這對我自行練習,到後來帶領別人練習,都很有啟發意義。」另一位對她有所啟發的指揮,是音樂事務處高級音樂主任區雁珠博士。「區博士對團員很有耐性。音樂其實是一種藝術,需要一份執着,什麼是好,有一定的標準。她會耐心教導我們,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而並非純粹嚴格要求我們達到水準,這與我之前的學習經驗完全不同。」羅芷盈因而意識到,音樂家所追求的,不單是卓越的藝術造詣,而是感染他人的品格和修養。

羅芷盈認為,聲樂就是以自己的聲音,真摯地表達自己。「起初我們的聲音或許需要琢磨。學習聲樂後,聲音會變得更漂亮,有助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感動觀眾。」身為合唱團指揮兼聲樂家,羅芷盈一直朝着這目標邁進。
羅芷盈

更多故事

回到誌慶短片頁
回到四十周年誌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