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追梦四分一世纪

检视旁白

 

屹立尖沙咀海旁的地标香港文化中心,今年已踏入25周年。文化中心开幕时,时任港督衞奕信说这个九龙半岛的新地标,将开创艺术新时代,市民可随时随地欣赏中西方艺术精萃。这些年来,文化中心一直是本港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场地;未来仍会继续孕育年轻艺术家,让他们振翅高飞。
 
回忆总是美好的,即使过程包含无尽艰辛。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总经理杨芷兰,今天仍庆幸在25年前有机会参与筹备文化中心的兴建,因为并非每一份工作,都能接触到如此富挑战的项目。
 
文化中化在1989年11月8日开幕。杨芷兰忆述,在开幕前三个月,主建筑外围仍是一片泥地,很多工程仍处于赶工阶段。当年她负责监督其中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在音乐厅装设一台全东南亚最大型的机械管风琴。管风琴有8,000支声管,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下方可安装和调音,偏偏多项工程在赶工,四周总是传来钻挖的噪音,两名特地由外地前来安装管风琴的工匠天天向她抱怨,但她最担心的其实是管风琴的声管数目众多,或会在混乱中遗失一、两支。
 
戴妃揭幕
邀请开幕典礼的表演嘉宾是另一项伤透脑筋的任务。杨芷兰指当年国际级歌唱家Jessye Norman答应来港演出,前提是后台要有一张巨型沙发。这个要求不难办到,问题是沙发太大,进不了门,于是他们索性拆掉门框,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正式开幕当天,工作人员需穿着体面,迎接莅临主持揭幕仪式的英国皇储查理斯和储妃戴安娜。杨芷兰在这个歷史时刻,获分配了一项重要任务,「皇储和储妃会为纪念牌匾揭幕,我负责将拉开布幕的绳子递给皇储,皇储再递给皇妃,随后再把开幕特刊送给他们。」
 
艺术摇篮
文化中心经歷四分一世纪,孕育了不少年轻艺术家。2006年,14岁的张纬晴首次在文化中心演出,与香港管弦乐团合奏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正式与这个表演舞台结缘。
 
张纬晴特别喜欢音乐厅的舞台,「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台很阔、很深,如果可以跟管弦乐团在此演奏,音响效果会很好,弹起琴来很惬意,它的观众席以360度围绕舞台,令演出的人,感觉非常亲切。」
 
本月7日,张纬晴再度与香港管弦乐团在这个舞台上合奏,为文化中心25周年志庆音乐会演出。她形容这里的每次演出,见证了她在音乐上的成长。她在美国求学时,同学问香港有甚么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场地,她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文化中心。
 
与众同乐
文化中心对年轻艺术家来说,是追寻和实现梦想的地方。杨芷兰对文化中心的建筑设计,别有一番体会,「文化中心的外型,像道桥,艺术家有想法,但需要一道桥引领他到观众和市民那儿。它也是一对翅膀,如果你有想法、幻想、抱负,或有些事情想做,这里可以给你机会,让你飞出去。」
 
此外,文化中心内有婚姻註册处,处处可见新人笑脸,广场亦经常举行音乐会和体育节,洋溢欢乐气氛;2009年东亚运动会开幕典礼也选在这里举行。杨芷兰希望文化中心不只吸引欣赏艺术的人前来,而是雅俗共赏的园地,「这儿应该是人人可以来的地方。」
 
为庆祝文化中心25周年,大堂和露天广场在11月8日有多项免费表演节目,广场四周还会摆放25部钢琴,让公众一显身手。

 

内容 (2.11.2014) 经香港政府新闻网同意转载

回到二十五周年志庆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