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Banners
 

專題文章

 

香港歷史博物館在文物教育方面的角色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丁新豹博士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
邱小金女士

1997年

 

"文物"的演繹

 

要探索香港歷史博物館在文物教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先要對"文物"一詞有基本的認識。文物與文化遺產有很密切的關連,是某一個地區或國家文化特徵的標誌。

 

大體來說,文物可分作三大類:其一是與地理及生態環境有關的自然文物,其二為古建築及古蹟等,其三為各類與文化(人文)有關的可動/有形或不可動/無形文物。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主要職能是保存及演繹香港的文物。多年來,博物館都致力以各種資源和不同的演繹方式去滿足各界人士日新月異的需求。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功能

 

香港歷史博物館隸屬臨時市政局。自一九七五年成立至今,致力搜集、保存、整理、研究及陳列與香港及華南地區的考古、歷史、民俗及自然歷史有關的文物,並舉辦各類普及和學術性的推廣活動,希望喚起公眾對香港歷史及文物的興趣,從而建立其鄉土感情和民族認同感。現時館址由十九世紀的英軍兵房改建而成,而快將落成的永久館址則位於尖沙咀東部,與香港科學館毗鄰,總面積達17,500平方米,將為市民提供更多生動有趣的展覽、教育推廣活動,以及力求完備的書刊銷售服務等,以滿足各界人士所需。

 

要瞭解香港歷史博物館在本地文物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先要對本館的功能有清晰的認識。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基本功能有四,部分功能跟其他博物館相類,但亦有香港歷史博物館所獨有的:

 

(一) 

教育中心-通過展覽、出版刊物,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市民對香港的歷史發展和傳統文化的興趣與認識,並致力培養他們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和社會的責任感。


 

(二) 

文娛中心-舉辦生動有趣的展覽和活動,及作為相關的學術團體與傳統手工藝團體的活動根據地。香港考古學會、皇家亞洲學會和人類學會等學術團體經常在本館進行研究及舉辦講座。


 

(三) 

研究中心-肩負起搜集文物、記錄文物及將文物整理儲存的責任。此外,更進行多項專題研究,加深市民對館中藏品與展覽的認識,令其內容更為充實,與時並進。


 

(四) 

修復中心-確保香港的歷史文物得到適當的保護和管理。博物館的修復組備有先進設施,可檢查文物受損的原因及加以修復,可幫助阻止情況繼續惡化,使文物得以長久保存。藏品儲存及展場均設有嚴格的濕溫控制系統。


 

 

角色之一:文物藏家

 

路易斯(Geoffrey Lewis)是八十年代英國利斯特大學博物館研究部的主任。他認為"文物是人類起源、發展、傳統、藝術和科學成就,以及作為社會一份子的物證。由於文物能直接或間接反映現實的真相,超越時空,故此具有特殊的意義,受世人珍視和保護。"由於與博物館有關的文物大都屬實物,因此傳統上被視作搜集及收藏歷史文物的機構。

 

學者阿歷山大(Alexander E. P.)於其著作《博物館動向》(Museums in Motion, 1979)中指出"歷來博物館的首要功能是搜集文物。時至今日,這功能仍然是很多博物館賴以存在的主因。"他又指出:"大多數博物館都搜藏文物,因為他們相信文物是人類的重要文化遺產,能反映過去,有著強大的教育功能,值得深入研究。不論文物是文獻、藝術品或科技產品,都能告訴我們許多關於宇宙、自然、傳統文化和前人生活的狀況。為了將這些重要訊息傳達下一代,博物館得小心翼翼地保護其藏品。"事實上,博物館與其他機構的最大分別在於其實物及標本藏品。握要而言,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可歸納為本地考古藏品、香港及華南地區的歷史藏品、民俗藏品及自然歷史藏品等四大類,涉及不同的學術領域。

 

過去數十年來,香港歷史博物館透過多個途徑搜藏了大批與本港歷史文化有關的實物和材料,建立了豐富的藏品。其中大部分是本館同事積極通過田野工作採集回來,亦有熱心人士的慷慨捐贈,或在本港和外地購藏所得。以下將重點介紹博物館的藏品,並闡述它們在保存文物和推行文物教育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一) 考古藏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有三批主要考古藏品,其一是著名的麥兆漢藏品。三十至五十年代間,麥兆漢神父(1891-1953)在中國東南沿海從事考古工作,搜集了數以噸計的史前文物進行研究,其中大部分來自香港以東一百五十公里的海豐。麥兆漢神父去世後,羅馬天主教會將整批文物捐予香港政府,香港歷史博物館於七五年接管了該批珍貴文物。

 

其二為芬戴禮藏品,是芬戴禮神父(1886-1936)三十年代於南丫島發掘得的史前遺物精萃,由香港耶穌會長期借予博物館展藏。

 

據一九七六年實施的古物古蹟法例,所有在本港出土的文物必須存放於中央考古收藏室。自七八年始,博物館成為收藏室的正式管理機構。近年由於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必須搶救發掘大量考古遺址,因此收藏室的藏品大增。

 

這三批考古藏品內容豐富,見證著香港過去六千年間、由新石器時代到近代的人類活動,是研究香港史前時期的珍貴材料。此外,博物館還藏有一些七十年代以前在不同地方出土的文物,其中不乏研究香港古代史的寶貴資料。

 

(二) 民俗藏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民俗藏品都是通過實地考察、專題研究、收購和熱心人士捐贈等方式累積而來,是研究本地民俗的重要材料。藏品包括農村家具、竹編物、日常生活器具、工具、農具、漁具,以至木偶、樂器、戲曲道具、建築裝飾、版畫等民間美術和工藝品。

 

昔日在本港水域作業的傳統漁船正日見稀少,博物館遂聘請了幾位老船匠按傳統造船法建造了多艘舊式漁船的模型,保留了這種即將失傳的造船技術。

 

民俗藏品亦包括與本地習俗和信仰有關的文物,如嫁娶及喪葬用品、廟宇器物、於不同節日和儀式中使用的器具,以及各類裝飾用品等。本地工藝品及有關的器具亦在搜藏之列。此外,又以錄音和錄影形式將戲曲劇種、木偶戲和各種儀式的進行過程輯錄下來。豐富的民俗藏品對認識和研究香港的傳統文化有莫大幫助。

 

近年來,博物館積極在新界地區進行實地考察,通過採集、收購和接受捐贈等不同形式,得到不少本地傳統服飾。這些藏品的年代由十九世紀末至本世紀初,數目超過二千件,種類繁多,而且來自不同種族及性別的人士,其中有農村服飾,亦有城市及西方風格的服飾。這批藏品不單為未來的本地服飾研究及展覽提供寶貴的材料,更讓我們對香港的民生演變有更深入的認識。

 

(三) 本地歷史藏品

 

這方面的藏品包括有關本地歷史的器物、圖文記錄和各類資料,標誌覑香港各個發展階段的面貌及其獨有的文化遺風。本地歷史藏品種類繁多,列舉如下:

 

1.  早期商船及現代航船的模型,展示香港的海運歷史。
 
2.  逾萬幀歷史圖片及明信片,展示昔日香港的種種面貌。
 
3.  有關本地郵政歷史的藏品,包括一批珍貴的香港郵票。
 
4.  完整的貨幣藏品,不單是本地鈔票及錢幣,還包括澳門和廣東的貨幣。
 
5.  各種本地交通工具如纜車、電車、火車廂、巴士的實物及模型。
 
6.  歷來本地工商業及教育的重要文獻資料。
 
7.  三十年代至日治時期(1941-1945)本港居民的口述歷史記錄,細緻地道出自身的經歷和見聞。
 
8.  其他與本地歷史有關的物品,包括重要的農村建築模型、碑銘拓本、界碑、路碑、橋樑及廟宇碑碣等。
 
9.  新增的軍械藏品,如槍砲、裝甲車及其他戰爭器械。
 

(四) 自然歷史藏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積極拓展有關香港自然歷史的藏品。現有藏品包括史提堡先生捐贈的香港貝類標本,李炳翀醫生和日本昆蟲學家石井誠先生捐贈的香港蝴蝶標本,許士芬博士和謝國昌先生捐贈的香港及世界岩石和礦物標本,以及莊臣先生夫人捐贈的動物標本。

 

多個政府部門和文博機構如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亦捐出各種岩石、化石、蝴蝶和動植物標本。本館藏有約翰古特爾繪製的《亞洲雀鳥》七冊,內有五百四十多幅石版插圖,全以人手著色。

 

舉凡有關岩石、化石和動植物的圖片、繪畫、文獻、標本等都歸入這類藏品,是香港地質及自然生活的歷史記錄。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共計五萬六千多件,是本港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及文獻紀錄。至於藏品的範圍,臨時市政局的政策細則已清楚列明,並不時修訂及檢討,務求與時並進。博物館的藏品豐富而種類繁多,今日所收藏的,他日都會變成古物,正好見證著歲月的流逝。博物館不但為今日的社群服務,還為我們的下一代和後世的史家們效力。

 

角色之二:文物演繹者

 

香港歷史博物館其中一個重任是判別那類文物值得保存和收藏,然後通過不同的方式演繹藏品,以配合研究、展覽和教育等目的。費曼提頓(Freeman Tilden)在其著作《演繹我們的文物》(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1978)中認為 "演繹是一項教育活動。如實地介紹文物並不足夠,要通過親身體驗及借助各種說明媒介去發掘文物的涵義和關係。"由原來脈絡分割出來的物品、圖像或文獻等必須重組起來,觀眾才能了解其中的意義,而博物館展覽的重心所在正是如何有效地將這些意義帶給觀眾。透過出色的演繹,博物館可以充份發揮其文物藏家的本色。這些文物都有其自身價值,能吸引人們觀賞。

 

然而,現時博物館演繹展品的方法跟過往已大不相同,改為向觀眾提供富於教育、藝術、資訊以及娛樂性的文化經驗。一件或一組展品,必須有恰當的陳列環境才能吸引觀眾。另外,展品,平面設計、影音裝置、顏色、燈光及組織結構等也需要相互配合,又或利用多感官設計令環境更富趣味性,吸引觀者一起參與,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下加深對展品的認識。

 

香港歷史博物館希望舉辦各類與考古、本地史、民俗和自然歷史有關的展覽,讓市民對本港的歷史文化、生活方式和民生經濟等有更大的興趣和更透徹的瞭解。建館迄今,博物館共舉辦了七十多個專題展覽,主題極廣,是本館人員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列舉部分展覽如下:

 

1.  本地考古為主題的有"陶瓷之路:竹篙灣出土文物"、"東龍砲台"和"深灣五千年"等;
 
2.  民俗方面的有"市影匠心:香港傳統行業及工藝"、"羅衣百載:香港服飾演變"、"香港偶戲"和"本地傳統婚俗"等;
 
3.  本地史題材的有"三年零八個月"、"成功之路:香港經濟奇蹟"、"百年樹人:香港教育發展"和"香港歷史研究資料展"等;
 
4.  自然歷史方面的有"生存契機在環保"、"中國自然保護"和"讓他們活下去:保護瀕臨絕種的動植物"等。
 

此外,為了擴闊展覽的範疇,香港歷史博物館與國內外文博機構一向保持密切聯繫,合辦了不少專題展覽。近年與國內合作的展覽有"河嶽藏珍:中國古地圖展"、"嶺南古越族出土文物展"和"良渚文物珍品展"等;與海外合作的則有"人類故事"、"美國玩具展"、"馬來西亞傳統工藝"和"泰國歷代陶瓷工藝"等。這些展覽不但促進本港與國內地區及鄰近國家的文化交流,更讓本地市民有機會認識到其他地方的歷史文化。

 

經過多年的研究及悉心籌備,名為"香港故事"的長期展覽終於在一九九一年十月展出,藉歷史文物、模擬景觀及影音節目等介紹香港六千年來的歷史,是香港有史以來同類展覽中規模最大的。展覽形式不但生動有趣,還極具啟發性,讓參觀者有機會全面認識香港的歷史文化。展覽舉辦以來,好評如潮,學界的熱烈反應尤其令我們感到欣慰,參觀人數每年都在穩定增長。通過這些展品,市民得以尋獲自己的根及認識自己的生活方式。年長的觀眾更可藉此重溫昔日光景,年輕人則以古觀今,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增加了一定的認識。博物館竭盡心思,除讓藏品的功能得到充份發揮,又向其他文博機構、團體及熱心人士商借藏品展出,令展覽內容更為豐富。

 

角色之三:研究中心

 

博物館一向非常重視研究,因為有詳細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支持我們舉辦高水準的展覽。八十年代中期至今,本館共進行過十七個研究,主題有傳統民謠、偶戲、打醮、碑銘,本地教育、服飾、古老行業、傳統工藝,以至二十世紀前期本地人的口述歷史、香港海岸防衛等。所有研究項目都取得豐富的成果,除用於展覽外,還編刊成書。此外,又成功建立了一個豐富的香港歷史文物資料庫。

 

事實上,要保存珍貴的香港文物,除透過收藏的途徑外,古蹟的保護都極其重要。本港有五十八處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的地點"(SSSI),博物館已計劃舉辦一個大型研究項目,深入探討這些地點在地質、鳥類和植物學上的重要性,藉此喚起公眾對本地自然文物的認識和關注。

 

角色之四:教育及康樂中心

 

作為政府資助的文化機構,香港歷史博物館有責任為大眾提供各類有趣的教育及推廣活動,培養市民對社會變遷及本地文物的興趣和認識。

 

一九八六年七月至今,博物館每逢星期六下午都舉辦活動,以專題講座、播映電影和錄影帶等形式介紹香港的歷史文化,市民可免費參加。講座題材廣泛,圍繞本地民俗信仰、錢幣及郵票的蒐集、街名典故及經濟民生等;內容力求深入淺出,大部分都輔以幻燈片、標本或相關實物講解,以增加趣味性。

 

傳統手工藝示範亦廣受市民歡迎,計有編織草蜢、捏麵粉公仔,操縱布袋木偶及提線木偶等。為了推動市民對中國民俗文化的興趣,博物館還開辦了多個有關傳統中國工藝的課程,教授紮作燈籠、打繩結、剪影技術及製作麵粉公仔等。最近又舉辦了教授製造本港歷史建築模型的工作坊,讓參加者有機會多認識本地文物及明白保存文物的重要性。

 

為了讓市民多認識本地文物,博物館經常舉辦參觀活動,帶領市民觀賞及考察具自然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地方,足跡遍及港九和新界各地。參觀圍村、祠堂、書院及其他歷史遺跡,有助探索早期居民的生活和發展;遊覽碉堡、砲台和戰爭紀念碑等能體驗戰時境況;遊覽港島名勝古蹟有助瞭解香港早期的發展;參觀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或觀察香港的地形及海岸特色等,都能夠加深市民對香港自然文物的瞭解。參加者的熱烈反應讓我們意識到市民都很希望多認識香港的歷史文物。

 

一直以來,博物館都致力爭取更多人士,特別是學界,參與其活動,為未來建立觀眾基礎。向學界傳遞保護文物的訊息,往往收效較大。為了充份利用博物館的資源,我們特地舉辦了一系列巡迴展覽,將過往的展覽內容精簡,供學校免費借展,讓學生有機會認識香港的歷史和文物。這些小型展覽的題材包括香港近百年來的發展、傳統漁業、陸上交通、李鄭屋漢墓和香港常見礦物等,部分附有影音節目,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大多數教師都很讚賞這項推廣服務。其他供免費借用的教材還有專題幻燈片及錄像帶。

 

此外,博物館亦邀請香港教育學院的師生參加討論會,向他們介紹如何利用本館的資源以協助文物教育,並利用豐富的藏品為教師和學生們舉辦了一些實習課程,讓他們接觸藏品,加深對文物的認識。實習課程大多以講座形式作結,讓教師、學生及本館人員交換心得及討論問題。我們已舉辦了多個有關本地考古、礦物標本研究和中國傳統拓印的實習課程,成績令人滿意,讓學界有機會深入研究本館的藏品,並建立教師、學生和博物館之間的密切聯繫。

 

為了增進教師們在香港和華南地區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博物館特地為他們舉辦了一系列有關本地歷史及考古的講座及研討會,邀請本地及國內專家主講,介紹香港史的研究材料、本地教育的發展、日治時期的生活、香港及華南地區的考古發現、南中國海二千年來的貿易等題目,讓他們在教授歷史時能有更廣闊的視野。

 

自一九九一年起,博物館每年與教育署合辦校際香港歷史研究報告比賽,目的是鼓勵中學生們考察香港的歷史文化,以提高其文物意識與興趣。迄今已舉辦了六屆,主題包括本地教育、傳統行業和手工藝、商業機構、傳統節日、分區發展及交通等。學界反應熱烈,報告水準甚高,令人鼓舞。據學生們所說,比賽讓他們有寶貴的機會去磨練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了他們對香港文物的興趣與認識。

 

博物館目前的教育和推廣服務仍未臻完善。我們將盡力擴闊服務層面,以免有負大眾的期望。

 

角色之五:管理本地古蹟的機構

 

李鄭屋漢墓和已有二百年歷史的客家村屋"羅屋"都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管理的古蹟,現已成為博物館的分館,開放予公眾參觀。

 

李鄭屋分館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街。一九五五年八月初政府興建李鄭屋邨時發現一座有四個墓室的古墓,內有五十八件陶瓷及青銅明器。從墓室形制、墓磚銘文及明器式樣推斷,應屬東漢年間(公元25-220年)的古蹟。政府將古墓原地保存,建成展覽館,五七年六月正式對外開放,六九年歸市政局管轄,七五年正式成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為了控制墓內的溫度和濕度,特地在墓口裝上玻璃,把墓室封起來,並加裝濕溫控制系統。八八年十二月政府宣佈古墓為法定古蹟,受永久保存和保護,供市民及國內外遊客參觀。

 

羅屋民俗館位於柴灣吉勝街,由一所名為"羅屋"的中型客家村屋改建而成,是十八世紀的典型客家建築,原為羅氏祖業,從契約中可追尋其歷史。五十年代間,政府為了發展柴灣而將該區的大部分古老村屋夷為平地,獨存羅屋。七二年政府決定保存羅屋,並把它改建成博物館,由市政局管理。鑑於其歷史價值,八九年十一月被定為法定古蹟,九○年一月開始對外開放。為了將內部回復二十世紀初的面貌,特地在屋內擺放古老的農舍家具、農具及客家人常用的器物,全部來自本館的民俗藏品。羅屋毗鄰是單層的民俗館展廳,是後來加建而成的,陳列著羅屋和柴灣的歷史資料。小小的羅屋民俗館遂因此成為香港早期客籍農家生活的縮影,反映了保存文物的需要和意義。

 

結語

 

香港現已回歸祖國,市民尋根和探索傳統文化的興趣比前提高,尤其希望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和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為了讓年青的一代有機會瞭解本地文化及文物,教育署於一九九八年將本地史納入中學歷史科課程範圍。大勢所趨,香港歷史博物館自當積極迎接挑戰,務必為不同類別的對象及參觀者提供更精彩和多元化的節目與活動。

 

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現今的博物館已不再以藏品為本位,而改以服務觀眾為目標。有見及此,香港歷史博物館將會在教育方面多下功夫,盡量滿足觀眾和服務對象的需求、重視他們的反應,以免有負他們的期望。近日博物館計劃修訂其藏品範圍、展覽內容、研究區域和宣傳策略等,就此公開諮詢,收集公眾的意見,供臨時市政局博物館委員會制訂五年計劃,希望能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令他們對香港的文物產生興趣,繼而欣賞和珍視這些歷史和文化遺產。

 

註:  此篇文章曾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文物與教育」國際研討會上發表,該研討會由古物諮詢委員會、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與文康廣播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合辦。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後修改日期:

© 版權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